首页 > 实时讯息 >

青春赋能乡村振兴!江西泰豪动漫职院师生暑期“三下乡”书写实践答卷

  •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9-11 18:20:00    

2025年暑期,江西泰豪动漫职业学院、泰豪教育基金会联合西安市乡村发展公益慈善基金会,以嘉种学堂项目为载体,组织30余名师生开启为期25天的“名企访学+乡村实践”双轨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师生团队深耕广东深圳、汕尾两地,创新构建“三链融合”实践模式,以环境整治筑牢乡村宜居之基、文化传承激活乡土精神之魂、产业赋能点燃发展活力引擎,为高校服务乡村振兴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样本。

环境筑基:从“一时清”到“长久美”,绘就宜居乡村新图景

“以前村里主干道杂物堆得多,下雨天排水也不畅,现在干净又清爽,住着都舒心!”汕尾市城区红草镇亚洲村村民看着焕然一新的村容,由衷点赞。这一变化,源自嘉种学堂红星向阳小队开展的“清环境、防蚊虫、护健康”专项行动。

实践期间,小队成员带着工具深入村落,清理150平方米主干道的积存垃圾与杂草,疏通堵塞的排水沟,对公共区域开展重点消杀,让村庄环境肉眼可见地“焕新”。更重要的是,团队并未止步于“一次性清理”——他们结合乡村实际编制《卫生维护小贴士》,向村民普及环保知识,创新建立“村民轮值+定期检查”长效机制,将环境整治从“外力推动”转化为“内生自觉”,实现乡村宜居环境的可持续维护。

文化铸魂:让非遗“活”起来,让青年“聚”起来

“没想到传统英歌舞能和现代舞台结合,太精彩了!”在亚洲村“亚洲青年之夜”活动现场,村民们为国家级英歌舞传承人的表演与师生创新编排的跨界节目掌声不断。这场吸引200余人参与的文化盛宴,正是嘉种学堂星火燎原小队践行“文化赋能乡村”理念的生动实践。

此前,小队先赴深圳学习现代传播理念与文化运营模式,再回到乡村扎根调研:走访村中长者,细致记录五行山墙建筑文化、长明灯民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借助微信公众号、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发布相关推文100余篇,总阅读量超2.4万次,让“养在深闺”的乡土文化走进大众视野。“我们不仅要记录文化,更要让文化‘活’在当下。”小队成员表示,通过“青年夜话”“非遗展演”等形式,既能唤醒村民的文化认同,也能吸引更多青年关注乡村、扎根乡村。

产业赋能:搭建“高校+乡村”桥梁,激活集体经济新动能

“这个手工编织品太有特色了,我要带一个回家!”在亚洲村夜间市集上,村民手工制作的文创产品颇受欢迎。这是嘉种学堂团队探索“高校资源导入—青年创意落地—集体经济增收—乡村文化复兴”闭环模式的成果之一。

团队以亚洲村旱溪场地改造为切入点,将其打造成集装置艺术、灯光秀、互动打卡点于一体的“青年会客厅”,既盘活了闲置公共空间,又为乡村夜经济搭建了载体。同时,他们联动本地村民与创业青年,策划市集运营方案,帮助村民将手工艺品、特色农产品转化为“可带走的乡村记忆”,让夜间经济真正“火起来”,为村集体经济注入可持续发展动能。

协同共赢:青年成长与乡村振兴的双向奔赴

25天的实践中,师生们累计完成实践日志660篇、调研报告35份,不仅为乡村发展贡献了青春智慧,也实现了自身专业能力的“实战提升”。“在拍摄乡村宣传视频时,我需要结合村民需求调整镜头语言,这种‘从课堂到田间’的转化,比课本知识更鲜活。”参与摄影摄像工作的学员感慨道。

此次实践也得到了多方认可:汕尾市城区红草镇亚洲村民委员会在感谢信中提到,嘉种学堂带来的“带不走的发展理念”,为村庄探索集体经济新路径提供了关键思路;共青团汕尾市城区委员会评价,师生团队用专业与热情,将“论文写在大地上”,为汕尾文旅融合与乡村振兴写下了生动的青春注脚。

从深圳的数字技术学习到汕尾的乡村实践落地,江西泰豪动漫职业学院嘉种学堂项目的师生们,以“三链融合”的创新实践,证明了高校在乡村振兴中的独特价值——既为青年成长搭建了“知行合一”的平台,也为乡村发展注入了“可持续”的活力。未来,期待更多青年学子走进乡村、扎根乡土,在乡村振兴的广阔舞台上续写青春华章。(关朋朋、产涛)

相关文章

  • 青春赋能乡村振兴!江西泰豪动漫职院师生暑期“三下乡”书写实践答卷

    2025年暑期,江西泰豪动漫职业学院、泰豪教育基金会联合西安市乡村发展公益慈善基金会,以嘉种学堂项目为载体,组织30余名师生开启为期25天的“名企访学+乡村实践”双轨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师生团队深耕广东深圳、汕尾两地,创新构建“三链融合”实践模式,以环境整治筑牢乡村宜居之基、文化传承激活乡土精神

    2025-09-11 18:20:00
  • 邯郸深入实施“青年实干家计划”

    在引才、聚才、育才、留才上系统发力邯郸深入实施“青年实干家计划”河北日报讯(孙青、赵丁)为吸引储备青年战略人才,今年以来,团邯郸市委全力推进“青年实干家计划”,在引才、聚才、育才、留才上系统发力,先后带动150余名京津硕博人才到邯郸进行实岗锻炼、开展课题研究。如何让更多京津高校的硕博人才来邯郸?邯郸

    2025-08-28 07:50:00
  • 从乡野山村到“全国样板”,青岛这个片区藏不住了!

    山还是那座山,但光景已大不同。“杨家山里”,这片曾因交通闭塞而略显沉寂的山村,如今已成为市民游客休闲度假的好去处。杨家山里田园会客厅前不久,杨家山里乡村振兴片区成功入选中央农办《2025年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典型案例》,是山东省仅有的三个入选者之一。今天,我们一同走进杨家山里,看看它有何与众不同之处,在

    2025-08-22 07:48:00
  • 微言 | 文旅直播,别让“上链接”抢了戏

    如今去大型展会或者热门景区逛,常能碰到不少主播在直播:有的专心讲展品、说风景,有的跟屏幕前的粉丝聊得热乎。不少地方文旅部门也把网红直播当成引流的重要办法,从“甲亢哥”中国行带起的热度,到“与辉同行”全国行里文旅和电商凑到一块儿玩出的新花样,这些直播不光看得人多,还让人发现“内容+场景”能捣鼓出不少新

    2025-08-20 11:44:00
  • 他是学生心中的“猫头鹰老师”,用50万字回信化解青年成长焦虑

    一封书信,能够给迷茫中的青年带来什么?同济大学青年教师李博,被学生们亲切地称为“猫头鹰老师”。2022年春季,在李博担任同济大学新生院辅导员期间,他建立了一个辅导员信箱,同学们每天下午5点至6点30可以到办公室找他聊天。这个信箱就叫“猫头鹰信箱”。正像哲学家说的“密涅瓦的猫头鹰总在黄昏起飞”,这个辅

    2025-08-19 18:4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