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从乡野山村到“全国样板”,青岛这个片区藏不住了!

  •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22 07:48:00    

山还是那座山,但光景已大不同。

“杨家山里”,这片曾因交通闭塞而略显沉寂的山村,如今已成为市民游客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杨家山里田园会客厅

前不久,杨家山里乡村振兴片区成功入选中央农办《2025年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典型案例》,是山东省仅有的三个入选者之一。

今天,我们一同走进杨家山里,看看它有何与众不同之处,在乡村振兴的路上凭啥能给全国“打样”?

巧打“三张牌”

在乡村振兴的万千图景中,要做到“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并非易事。

杨家山里用“三张牌”,把乡村塑造成颜值抗打、家底浓厚、细节暖心的宝地。

“绿牌”:原汁原味的山水田园。

杨家山里片区位于铁橛山、睡牛山、月季山环抱之中,一条山里河串联起黄泥巷、墩上、上沟、东南崖、墨城安、西北庄、大下庄、后石沟等八个自然村,山、水、村庄浑然一体,勾勒出一幅天生丽质的田园风光。

这里的村民,更懂如何与自然共生。他们顺着山势的蜿蜒起伏,雕琢出现实版“世外桃源”——漫山遍野茶果花木,房前屋后绿树环绕,“三季有花、四季有果”,森林覆盖率高达75%,让每一口呼吸都成了与自然的对话……

杨家山里乡村振兴片区风景秀丽

最动人的,莫过于那份对“古味”的坚守。村庄秉持“修旧如旧”理念,保留了古朴韵味——白墙红瓦的胶东老石头房错落有致,山里河上百年石桥静卧,老石板路旁泛起青苔……原山原水、原村原貌,让人仿佛走进了一幅“山抱水绕,林掩村庄”的诗意画卷。

“红牌”:深山里的文化家底。

三山包围、易守难攻的地理优势,让这片土地在革命战争年代成为红色堡垒、交通枢纽和革命摇篮。

抗战期间,中共胶县工委、胶南工委等5个县级党组织先后常驻于此,中共青岛工委也曾在这里驻扎。滨海、胶东战略区的交通线打通后,杨家山里成为两大战略区之间的重要交通枢纽。胶东地区丰富的人力、物力、黄金等经这里,快速输送到山东抗战前线。

如今,时光虽已远去,但红色记忆从未褪色。依托杨家山里红色教育基地和13个红色现场教学点,我们仍能触摸到那段峥嵘岁月,与革命先辈隔空对话。

杨家山里红色教育基地

“特色牌”:藏在细节里的乡愁。

尊重乡村原有肌理,不搞大拆大建,山里在细微之处精心打磨,形成了“一村一景、一村一品”独具魅力的乡村集群,每走一步,都能唤起人们的乡愁记忆。

这份“特色”,源于对乡村本色的懂得。根据各村的自然禀赋与人文底蕴,杨家山里划分成传统村落、美丽乡村、田园种植、山林景观四个特色风貌区,各有侧重,却都在守护着乡村最本真的模样。

更打动人的,是藏在“细微处”的巧思。过去脏乱差的小角落,如今成为乡村“微景观”的舞台;虚拟骑行、零碳智跑打卡点、智慧垃圾桶等数字设施,融入乡村场景。

看似微小的改变,正是“乡愁”的现代载体——让世代居住于此的村民感到熟悉又温暖,也让远道而来的游客在新鲜的体验中,触摸到那份隐藏于细节里的乡村情怀。

农文旅体融出新路子

践行“两山”理念,杨家山里在持续探索中解开了生态产品价值转换的“绿色密码”。

特色农业:让“山货烂枝头”变“订单抢破头”。

“过去果子卖不出去,烂在山里。现在果子不愁卖,有时候反倒愁不够卖。有的客户不等果子熟,就来预订。”村民的感慨,道出了当地特色农业的逆袭之变。

反转的背后,杨家山里做了两件事。一是搞集群化培育。改变原有的生产模式,把分散种植的农户们集中起来,打造了24个百亩产业园和400个特色种植园,培育了5000亩樱桃,各1000亩茶叶、杜鹃花、猕猴桃、葡萄、蓝莓的规模。

带有杨家山里品牌IP的山里樱桃

一是给果子加上IP。引入农产品深加工企业,生产果酒、果干、果酱特色产品,不论是鲜果还是深加工产品,都有一个共同的IP形象——“山宝一家”。

走进杨家山里乡村驿站,印有可爱“山宝”形象的乡村特产吸引来往游客驻足挑选,还有热销款“樱有尽游”“三生有杏”“万梨挑一”等“山里好物”乡村伴手礼。

文旅破圈:打造四季不重样的“山里狂欢”。

不少人初识杨家山里,或许始于一场春日的浪漫:漫山遍野的樱花吸引众多游客赴一场“限定狂欢”——杨家山里樱花节。

杨家山里的春日,漫山遍野的樱花如云似霞

而以往,当繁花落尽,这里又会变得冷冷清清。为了打破这份“季节性依赖”,山里人循着“三季有花、四季有果”的自然禀赋,通过农文旅体融合模式,挖掘每个季节专属的“山里惊喜”,让“四季风景”都能讲出动人的“四季故事”:樱桃采摘节、花海旅游节、乡村足球邀请赛、毕业季音乐节、暑期亲子活动……

人人皆是“乡村合伙人”


乡村振兴,农民增收是关键。过去,山里的八个村各干各的,资源分散,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如今,通过有效整合,乡村经济“活起来、串起来、旺起来”,村民成为实实在在的受益者。

从“各自为战”到“全域共赢”。

坐上观光小火车,便开启了一场串联山水与村落的惬意旅程。

借助全省首家乡村振兴一体化运营平台,杨家山里打破了以往“各村顾各村”的格局,将分散的景点、民宿、农家宴打包成“全域打卡”产品,游客通过“易游山里”小程序即可一站式预订。去年,山里民宿、餐饮订单同比增长超30%,旅游收入突破1亿元。

杨家山里“院子旅居”民宿

而“全域共赢”的核心,始终是让村民站在利益链条的顶端。山里通过共富公司、专业合作社把村民稳稳嵌入产业链各个环节。以民宿为例,村民可以用闲置房屋入股,由村集体、平台公司统一装修运营,村民既可以获得保底收入,还能有分红。

从“乡野农夫”到“时髦村民”。

杨家山里开展了一项“时髦村民培训计划”,帮助大家掌握新知识、学习新手艺。以前就会打理果园、带孩子、做家务的村民,如今纷纷端起“农文旅”的饭碗。

山里村民在田园会客厅参加“时髦村民培训计划”

老石头小酒馆里,一杯杨家山里特色果汁糖浆与基酒、冰块融合的特调鸡尾酒,出自村民的创意;在家带孩子的大姐学会了做拿铁咖啡,还会插花、烘烤纸杯蛋糕;自家房子交给平台公司打造民宿,自己还能去学习民宿经营服务方法……

一项项新技能成了傍身底气,一个个新身份更让生活换了样——是民宿主理人、旅拍摄影师、乡村园艺师、群演演员……他们都成了文旅产业合伙人、乡村振兴受益人。

山不再是隔绝的屏障,乡不再是遥远的念想。杨家山里在山沟里“编织”出来的乡村振兴故事,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前来探寻、品读,而人们也期待她续写更加精彩的新章节。

来源|青岛宣传 文字:周亚娆 叶点

相关文章

  • 从乡野山村到“全国样板”,青岛这个片区藏不住了!

    山还是那座山,但光景已大不同。“杨家山里”,这片曾因交通闭塞而略显沉寂的山村,如今已成为市民游客休闲度假的好去处。杨家山里田园会客厅前不久,杨家山里乡村振兴片区成功入选中央农办《2025年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典型案例》,是山东省仅有的三个入选者之一。今天,我们一同走进杨家山里,看看它有何与众不同之处,在

    2025-08-22 07:48:00
  • 民乐县民联镇:环境整治“加速跑” 美丽乡村入画来

    为进一步推动人居环境整治行动走深走实,全力营造干净整洁、美丽有序的乡村环境,近日来,民联镇以真抓实干的作风、久久为功的韧劲,持续发力推动人居环境面貌不断“提档升级”,为高质量发展厚植生态底色。强化管理,构建闭环机制。精准聚焦人居环境整治中的关键环节,持续加大日常巡查与专项检查力度,将常态化治理要求落

    2025-08-12 16:36:00
  • 一棵来自大唐的古樟

    图片均由作者提供。人活百年已不易,遑论千年?而一棵树,若得天地眷顾,却能静观千载风云,乃至万年沧桑。在时光的洪流中,它像是一块不沉的陆地,承载着岁月的密码。近日,我随几位友人,踏上了探访一棵古樟的旅程。它扎根于我外婆的故园——象山县东陈乡樟岙村。慈祥的外婆已作古多年,而这棵古樟,却依旧苍翠葳蕤,亭亭

    2025-08-11 12:16:00
  • 河北易县:扩面转移确保不漏一户不落一人

    易县:扩面转移确保不漏一户不落一人纵览客户端讯(河北日报记者寇国莹、徐华 见习记者李靖恬)“幸亏转移得早,昨天雨一停,我们就回家清理院子了。”7月26日下午,易县易州镇西庄村村民张文霞望着整洁的小院松了口气。她说,24日22时许,村外的排水渠溢水,湍急的水流倒灌进院子,村干部赶紧将他们以及周边的8名

    2025-07-27 07:51:00
  • 农旅融合 福建福鼎乡村蝶变引客来

    中新网宁德7月25日电 (王婷婷吴舒琦)夏日清晨,薄雾未散,位于福建省宁德福鼎市前岐镇柯湾村的桃园里,果农陈兴进摘下一筐筐泛红的水蜜桃。采摘正忙时,手机铃响,柯湾村党支部书记陈斌的嗓音传来:“老陈,后取村那家咖啡屋要推‘鲜果特调’,你的桃子是头牌。”陈兴进忙碌着打包水蜜桃。 王婷婷 摄今年,陈兴进家

    2025-07-26 21:3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