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青海分会场启动

  •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3 09:54:00    

本报讯(记者 小蕊)为充分展现青海省在实施知识产权强省战略,助力盐湖产业发展方面取得的成就,在全社会营造尊重知识产权、崇尚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的浓厚氛围,结合国家知识产权局2025年宣传周主题,4月22日,2025年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青海分会场启动仪式在青海省科学技术馆举行,这也是我省首次承办全国分会场活动。

据悉,2025年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主题是“知识产权与人工智能”,我省着眼“人工智能+知识产权+特色产业”融合创新,以“AI+IP开启盐湖产业新征程”为主题,共赴一场“智”造与“质”护的双向奔赴。活动分为人工智能助启盐湖产业新程、知识产权筑梦高原绿色发展、智慧守护·看见未来三个篇章,活动中,不仅有AI主持人“知智”与真人主持联合推介,宣传介绍青海盐湖提锂AI专利、清洁能源大数据平台、生态旅游数字版权、农畜产品地理标志等人工智能助力产业发展成绩,展现青海在数字经济时代的知识产权智慧与产业升级新路径,还邀请院士专家、知名企业代表深度解读“AI+IP”双轮驱动下的技术转化与产权保护新路径、人工智能赋能特色地理标志产业助力乡村振兴,揭秘“白色资源”如何转化为“绿色动能”。同时,打造了AI沉浸式展区,展演“人工智能+知识产权”重要成果,开展了互动体验,通过多项青海特色知识产权与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展演,持续提升社会公众对知识产权与人工智能的体验感和认知度。

近年来,我省全方位服务特色产业升级,支持建设省级电力、盐湖、清洁能源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及首个全球盐湖专利大数据平台,收录专利数据超13万条;发布“锂电池回收”“特色生物(枸杞、沙棘、蕨麻)”2个产业专利导航成果,指导我省首批2家企业通过创新管理知识产权国际标准评价;依托地理标志助力乡村振兴机制,互助青稞酒获评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茶卡盐、柴达木枸杞等21件地理标志产品远销56个国家,青海每3件商标就有1件连着绿水青山,每2家科技型企业就有1家扎根特色产业。2024年,全省专利转让975次,同比增长52.6%;专利许可180次,增加近90倍;技术合同成交额1.51亿元,增长79.1%,专利市场价值不断激活,“高原宝藏”通过知识产权转化为“绿色产业”。

相关文章

  • “花”式产业绽放沃野

    7月,又到一年黄花采摘季。凌晨4点,在山西大同云州区西坪镇唐家堡村,村民们头戴探照灯开始了工作。记者在一旁跃跃欲试。“这株采早了,明天采合适。”“选哪朵黄花摘得靠经验,是个眼力活儿,采摘时要轻、巧、细、快,不能损伤花蕾。”村民杨瑞仙一边说一边为记者示范采摘方法,只见她左手扶住花葶,右手中指一顶、食指

    2025-07-28 16:08:00
  • 鲲济(厦门)人工智能研究院在福建省福州市成立

    云南网讯(通讯员 马宇飞)日前,鲲济(厦门)人工智能研究院在福建省福州市成立,旨在整合国内外优势资源,推动智能化原创产品的研发与应用。成立仪式上,来自武汉大学、云南大学、贵州医科大学、福建省人民医院、福州大学等多位高校和医疗机构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一重要时刻。云南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张德海教授

    2025-07-26 12:12:00
  • 对口援青:江源大地绽放蝶变新颜

    对口援青,是党中央从党和国家工作全局出发,为实现区域协调发展、促进民族团结进步而作出的重大决策。在党中央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关心下,来自中央和国家机关、中央企业和北京、上海、天津、江苏、浙江、山东6个援青省市的援青干部人才跨越山河,扎根高原、奉献青海,为青海留下了真金白银的支持、交往交流交融的

    2025-07-24 09:35:00
  • 非遗酸汤 香飘更远——黔东南加速推动酸汤产业迈向百亿集群

    7月16日,雷山西江千户苗寨长桌宴上人潮涌动,广东游客刘莉仰头饮尽红酸汤,眼眶发烫:“这酸里有种野劲儿,像把整碗米酒吞进肚子里!”酸香蒸腾间,已彻底征服游客的味蕾。“三天不吃酸,走路打蹿蹿”这句谚语承载着苗侗先民“以酸代盐”的智慧。酸汤制作技艺已深植黔东南基因:2013年,凯里红酸汤获得国家地理标志

    2025-07-22 12:15:00
  • 确山:琴弦演奏致富曲 青山育出金饭碗

    大象新闻记者 张建良 雷刚确山,这片曾被誉为“小延安”的红色热土,正以一场深刻的乡村振兴实践,将革命年代的激昂斗志转化为新时代的发展动能。从绿水青山的生态画卷到富裕和谐的乡村图景,确山正谱写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崭新篇章。产业新声:黄土地奏响双弦乐章提琴产业园,这个由外出务工人员返乡筑梦的摇篮。短短数年

    2025-07-20 15:2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