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探“新”:智能医疗装备开启健康新纪元
-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31 21:42:00
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
新华社北京3月31日电向眼部玻璃体腔内注射一针,部分失明患者有望重见光明;手术时,只需“隔空”点击悬浮的虚拟屏幕上的按钮,即可动态查看患者影像资料,无需担心术中手部被细菌污染……
记者在2025年中关村论坛年会上看到,一系列前沿智能医疗装备集中亮相,不少已经在临床应用的智慧医疗手段,为健康事业注入全新活力。

这是3月26日在中关村国际创新中心拍摄的“北脑一号”智能脑机系统模型。新华社记者 陈钟昊 摄
在27日中关村论坛年会开幕上公布的十项重大科技成果中,“基于新型光敏蛋白的基因治疗技术”入选。健达九州(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于涛介绍,这款基因治疗在中国研究型临床试验中的首例受试者于2024年1月完成给药,截止到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在2025年中关村论坛智能医疗设备展区,一款创新医疗设备吸引了众多参会者驻足观看,不少人上前尝试“隔空”操作。这款由东超科技研发的落地式全息手术影像平台,能够实现空中“悬浮成像”,悬浮在空中的屏幕还能实现“无感触摸”操作。将其与医学影像平台结合,将医院影像操作界面在空中成像,并可实施操作调阅,这样一来,手术中医师只需点击空中的虚拟屏幕按钮,就能完成相应的操作,避免了因接触导致手部污染的风险,为手术的无菌操作提供了可靠保障。
众所周知,脑外科和脊柱外科手术,向来以高风险、高难度著称,稍有不慎便会给患者带来难以挽回的后果。华科精准(北京)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神经外科手术导航及治疗系统,包含脑外科和脊柱外科手术导航定位系统、磁共振引导激光消融治疗系统,是我国第一款一体覆盖脑与脊柱等神经系统疾病临床术式的手术机器人。具有治疗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等特点,适用于脑肿瘤、癫痫、帕金森等精准手术应用场景。
颅内动脉瘤引起的出血性脑卒中,被称为潜伏在大脑内的“不定时炸弹”。艾柯医疗自主研发的Lattice血流导向密网支架首次将适应症范围扩展至椎动脉中小型动脉瘤的治疗。临床数据显示,术后12个月支架内狭窄率仅为0.8%。
这些智能医疗装备是科技与医疗深度融合的结晶,是科技赋能医疗的生动见证,也为患者带来更精准、更高效、更安全的治疗体验。
来源:新华网
作者: 侠克
相关文章
-
和讯投顾何钰豪:拆透哪些企业能站稳脚跟
上海智能网联汽车牌照这张 “门票”,可不是普通的行业新闻 —— 这是把 “Robotaxi(自动驾驶出租车)” 从 “赔钱赚吆喝” 的试验场,拽进 “真能收钱” 的商业战场的关键一步。就像当年外卖平台拿到第一张线上支付牌照,从此从补贴大战转向盈利周期,这波机会里藏着的不是概念炒作,是真能算出账来的生
2025-07-27 11:13:00 -
穗多家医院加强排查与物资储备
7月26日,广州市黄埔区黄埔街道消杀站开展防蚊灭蚊行动。南方日报记者 钟志辉 梁文祥 通讯员 魏世嵘 摄7月25日,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发布13家登革热、基孔肯雅热(下称“两热”)定点收治医院信息表,覆盖全市11个区。南方日报记者走访发现,除定点医院外,广州多家医疗机构已启动防控演练,加强排查与物资准备
2025-07-27 08:09:00 -
到身边 到心间 黑龙江省“送清凉”火热开展
7月的黑龙江骄阳似火。中车哈尔滨车辆有限公司货车分厂内热浪滚滚,体感温度高达40多摄氏度。哈尔滨市工会组织第一时间为职工们送去了清凉礼包、沐浴露和风扇等慰问品,督促用人单位落实防暑降温工作主体责任。在富锦市年产50万吨海藻糖及复配糖项目等重点项目工地上,该县的工会组织为一线职工送去矿泉水、茶类饮料1
2025-07-25 20:22:00 -
对口援青:江源大地绽放蝶变新颜
对口援青,是党中央从党和国家工作全局出发,为实现区域协调发展、促进民族团结进步而作出的重大决策。在党中央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关心下,来自中央和国家机关、中央企业和北京、上海、天津、江苏、浙江、山东6个援青省市的援青干部人才跨越山河,扎根高原、奉献青海,为青海留下了真金白银的支持、交往交流交融的
2025-07-24 09:35:00 -
南昌打造“城市巡游”就业服务新模式
清晨的南昌街头,印有“洪城就业‘职’通车”标识的服务车缓缓驶来。这辆满载岗位信息、政策指南与专业团队的“流动就业之家”,正以“上门送岗”的主动姿态,突破传统就业服务的时空壁垒。自去年启动以来,洪城就业“职”通车如同一道流动的风景线,串联起高校、社区、园区的“5+2就业之家”,将精准服务注入城市肌理。
2025-07-22 16: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