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讯投顾何钰豪:拆透哪些企业能站稳脚跟
-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27 11:13:00
上海智能网联汽车牌照这张 “门票”,可不是普通的行业新闻 —— 这是把 “Robotaxi(自动驾驶出租车)” 从 “赔钱赚吆喝” 的试验场,拽进 “真能收钱” 的商业战场的关键一步。就像当年外卖平台拿到第一张线上支付牌照,从此从补贴大战转向盈利周期,这波机会里藏着的不是概念炒作,是真能算出账来的生意。咱们从 “谁先收钱、谁能持续收钱、谁靠他们赚钱” 三个维度,拆透哪些企业能站稳脚跟。?
一、先吃 “收费红利” 的,是手握 “运营牌照 + 本地资源” 的组合体?
上海这次发的 5 张 “收费牌照”,相当于给 Robotaxi 发了 “营业执照”—— 以前是免费拉人做示范,现在能明码标价收钱了。这步跨越,直接决定了 “技术投入能不能变现”:?
有收费权的运营公司:赛可智能(手握高快速路运营权,独一份)、百度萝卜快跑(和大众合作拿牌照)、小马智行(绑定锦江出租)这几家,是第一批能把 “每公里成本” 转成 “每公里收入” 的玩家。尤其赛可智能,高快速路权限是稀缺资源 —— 普通路段竞争可能激烈,但高快速路能跑长途、客单价更高,而且目前只有它能做,短期几乎没有对手;?
传统出租公司的 “搭车机会”:锦江、大众、强生这些上海本地出租巨头,自己搞不定自动驾驶技术,但手里有合规资质、车辆牌照、线下网点(比如出租车停靠站)。它们和小马、百度的合作,相当于 “用资源换分成”—— 你出技术,我出运营资质和地盘,乘客付的钱两家分。这种模式稳赚不赔,毕竟 Robotaxi 跑的越多,它们分的越多,还不用承担技术研发的风险。?
关键判断:别只看 “科技公司”,传统出租企业的 “本地资源护城河” 更实在。就像外卖平台再强,也得靠线下餐馆出餐,Robotaxi 想在上海街头跑,绕不开锦江、大众这些扎根几十年的地头蛇。?
二、能持续赚钱的,得闯过 “技术可靠性 + 盈利模型” 两道关?
懂车帝的智能驾驶测试敲了警钟:技术行不行,不是实验室数据说了算,得在暴雨天、早高峰、突发横穿马路这些 “实战场景” 里经得住考。能持续赚钱的企业,必须同时过两关:?
(1)技术路线得 “既能落地,又能降本”?
“高精地图派”(百度、赛可智能):靠厘米级地图规划路线,精度高但成本也高 —— 一幅高精地图的采集和更新费用,可能比一辆车的硬件还贵。但好处是 “合规性强”,能快速拿到高快速路权限(比如赛可智能),适合在上海这种路况复杂但管理严格的城市跑;?
“无图路线派”(特斯拉、小马智行):靠车端传感器和算法 “实时认路”,不用依赖高精地图,长期成本更低。但缺点是 “安全里程要跑够”—— 特斯拉新车型得先跑满一定里程、零事故,才能升级牌照权限。目前看,“无图” 是长期趋势,但短期内 “有图 + 无图” 会并存,谁能先把 “安全数据” 堆起来,谁就能更快拿到扩张权限。?
(2)盈利模型得 “算得过来账”?
Robotaxi 的成本主要来自三块:车(自动驾驶改装费)、地图更新、人工监控(目前还不能完全无人)。要赚钱,要么 “提高单价”(跑高快速路、商务出行),要么 “降低成本”(批量改装车辆、算法迭代减少人工)。?
百度萝卜快跑已经在深圳、重庆跑了两年,单公里成本从早期的 15 元降到现在的 3 元左右,接近传统出租车的运营成本(约 2.5 元 / 公里),一旦上海开始收费(参考出租车约 2.3 元 / 公里的起步价),很快能摸到盈亏平衡点;?
赛可智能因为有高快速路权限,客单价能更高(比如从市区到机场,传统出租车 150 元,Robotaxi 定价 120 元仍有利润),而且高快速路车流更规律,算法出错概率低,能减少事故成本。?
三、“卖铲子” 和 “搭快车” 的,藏在产业链的 “刚需环节”?
就像当年新能源车爆发,先受益的是电池和锂矿,Robotaxi 从 “试验” 转 “商用”,这些 “卖工具、做基建” 的企业,比整车厂更稳:?
(1)“卖算力和通信” 的:5G 专网是刚需?
Robotaxi 每辆车每秒要传输海量路况数据,普通 5G 网络卡一下就可能出事故,必须靠 “5G 专网 + 边缘计算”—— 这就是万马股份(子公司上海优咖)的机会。它做的 5G 专网设备,能让数据在车和云端 “低延迟传输”,一套设备的价值量是普通 5G 产品的 3-5 倍,而且是 “每辆车都得装、每个运营区域都得铺” 的刚需,跟着 Robotaxi 的扩张节奏走,订单能看得见地涨。?
(2)“做硬件传感器” 的:车路协同设备要放量?
Robotaxi 不仅车端要装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路边还得装摄像头、毫米波雷达(车路协同),相当于给马路装 “眼睛”。经纬恒润、万集科技这些企业,已经给百度、赛可智能供货,随着上海运营范围从浦东扩到全市(年底浦东除陆家嘴外全覆盖),传感器的需求会跟着运营车辆数量翻倍 —— 比如赛可智能计划年底前把车队规模从 100 辆扩到 500 辆,每辆车光传感器成本就十几万元,这部分订单是实打实的。?
(3)“改车和运维” 的:传统车企的新活计?
Robotaxi 不是从流水线上直接下来的,得靠改装厂给普通车加装传感器、算法系统。上汽、广汽这些上海本地车企,已经和百度、小马智行合作搞 “定制化改装”—— 比如给大众 ID 系列加装自动驾驶套件,每辆车改装费能赚 2-3 万元,而且随着运营规模扩大,改装需求会批量爆发,这比卖传统燃油车利润高多了。?
避坑指南:这两类企业要警惕?
只有 “示范牌照” 没 “收费权” 的:比如有些算法公司只有 “免费示范” 权限,不能收钱,技术再牛也难变现,就像外卖平台没支付牌照,只能看着别人赚钱;?
技术没经过 “实战验证” 的:懂车帝测试里,有些车型在暴雨天识别不出行人,这种技术在上海的梅雨季根本跑不了,就算拿到牌照也会被投诉砸招牌,业绩落地更无从谈起。?
总结:这波机会的核心是 “从 0 到 1” 的突破?
上海这张牌照的意义,不在于 “今天涨多少”,而在于证明 “Robotaxi 能赚钱了”。就像 2019 年新能源车补贴退坡,反而逼出了真正能盈利的企业,这次从 “示范” 到 “商用” 的跨越,会淘汰掉靠补贴活着的玩家,留下能算清 “每公里成本和收入” 的企业。?
记住:能接住红利的,要么是 “手握收费牌照 + 本地资源” 的运营组合(比如百度 + 大众),要么是 “技术经得住实战 + 成本能降下来” 的算法公司(比如赛可智能),要么是 “卖刚需工具” 的硬件商(比如万马股份、经纬恒润)。把这几类企业的业务线和上海运营进度对一对,就能筛出真正能从 “新闻” 变成 “业绩” 的标的 —— 毕竟,真金白银的生意,从来都藏在 “谁能先收到钱、谁能持续收到钱” 的细节里。?
相关文章
-
和讯投顾何钰豪:拆透哪些企业能站稳脚跟
上海智能网联汽车牌照这张 “门票”,可不是普通的行业新闻 —— 这是把 “Robotaxi(自动驾驶出租车)” 从 “赔钱赚吆喝” 的试验场,拽进 “真能收钱” 的商业战场的关键一步。就像当年外卖平台拿到第一张线上支付牌照,从此从补贴大战转向盈利周期,这波机会里藏着的不是概念炒作,是真能算出账来的生
2025-07-27 11:13:00 -
乒超第二阶段|王曼昱独得2分,山东鲁能3:1深圳大学取开门红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怀晓 实习生 张天舒王曼昱领衔的山东鲁能队取得开门红。(资料图)新华社发7月25日,2025年乒超联赛第二阶段首个比赛日,王曼昱领衔的山东鲁能3:1战胜孙颖莎休战的深圳大学,取得第二阶段开门红。首场女双比赛,陈幸同/钱天一2:3(11:3、11:9、9:11、9:11、9:11)
2025-07-26 08:06:00 -
母女遭出租车司机辱骂绕路甩客?交通执法部门:拟吊销司机从业资格证
母亲带着女儿从杭州来上海就医,却遭到了出租车司机辱骂、绕路、甩客?7月25日,澎湃新闻记者从上海市交通委执法总队获悉,上海市交通执法部门拟依法吊销涉事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证,对车辆所属企业拟依法处3000元罚款。据媒体报道,杭州朱先生的妻子带着孩子到上海就医,在上海南站打出租车前往复旦大学附属儿科
2025-07-25 10:46:00 -
科创板成长为资本市场改革“示范田”
7月22日,科创板迎来开市六周年。开市以来,科创板以“硬科技”为定位,以制度创新为引擎,推动上市企业形成覆盖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集群效应,从我国资本市场改革的“试验田”成长为“示范田”,为我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注入强劲动能。聚焦支持“硬科技”企业科技创新始于技术,成于资本。
2025-07-24 06:32:00 -
2025 年国内十大权威网站建设公司推荐:最新榜单测评 网站设计+网站制作公司推荐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网站已成为企业的重要线上门户,是品牌展示、客户互动与业务拓展的关键平台。选择一家优质的网站建设公司,对企业的数字化发展至关重要。为帮助企业在众多服务商中精准筛选,我们综合考量技术实力、设计水准、服务质量、行业口碑等多方面因素,为您推荐 2025 年国内十大权威网站建设公司,并按照
2025-07-23 11: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