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对口援青:江源大地绽放蝶变新颜

  •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24 09:35:00    

对口援青,是党中央从党和国家工作全局出发,为实现区域协调发展、促进民族团结进步而作出的重大决策。在党中央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关心下,来自中央和国家机关、中央企业和北京、上海、天津、江苏、浙江、山东6个援青省市的援青干部人才跨越山河,扎根高原、奉献青海,为青海留下了真金白银的支持、交往交流交融的情谊、改革发展的经验理念和担当实干的优良作风,让青海各族群众感受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祖国大家庭的温暖——

援青干部为青海培育出一支带不走的人才队伍

对口援青让牧区群众生产生活发生巨变。

援青干部检查鲜食玉米基地运行情况。

医疗援青让高原人民在家门口“看得了病、看得好病”。省委组织部援青办供图

夏日的金银滩草原绿草如茵,白云萦绕雪山,宛如一条玉带,轻束在少女腰间。其青翠的“裙摆”之上,牛羊如缀饰流转其间。

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湟水源白藏羊繁育基地内,负责人东知布一边记录数据,一边调整饲料配比,忙得脚不沾地。看着一只只毛色光亮、体格健壮的藏羊,东知布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你的羊怎么样了?”此时,一个淳厚的声音从门口传来。

“呦,这不是周主任嘛,上周羔羊腹泻,要不是您及时指导用药,损失就大了!”东知布一看来人是周磊,马上双手前伸,快步迎了上去。

二人双手相握的那一刻,一个眼中写满了感激与敬佩,一个眼中充满了鼓励与欣慰。

这场景,描绘了山东援青干部、海北州高原生态畜牧业科技示范园管委会副主任周磊与东知布之间的深厚情谊,也正是对口援青以来,无数像周磊这样的援青干部与当地干部群众携手并进、共同奋斗的真实写照。

三次延长援青期限、六年坚守奉献,周磊将先进的农牧技术带到这片雪域高原,用执着的追求铺就了一条知识与汗水交织的援青之路。

这条路,是跨越山海的奉献之路,是播撒希望的耕耘之路,更是携手共赢的同心之路。

在这条路上,援青干部带着满腔的热忱与坚定的信念,让更多特色优势产业从无到有、由散而聚,因“寒”而立、凭“高”而起。

“pH值5.82、溶氧量12毫克/升、水温6.1℃,符合标准!”这些数据,已经牢牢印刻在海北州门源回族自治县冷水鱼繁殖和育苗基地厂长刘立治的脑海中。每日8时,刘立治都会来到基地养殖车间,走到鱼池旁,仔细记录下数据,再开始喂鱼、清理鱼池等工作。“很难想象,如果没有对口援青的帮扶,来自祁连山间的冰雪、山泉冷水如何能够养育虹鳟鱼鱼苗,通过‘陆海接力’构想,连接黄海之滨,搭建起一条育苗到养殖的冷水鱼产业链条!”

从八百里瀚海到三江源头,从青海湖畔到河湟谷地,援青干部用担当与奉献,在广袤的青海大地上书写着兴产富民的壮美诗篇。他们用跨越山海的智慧,如春风化雨般,悄然润泽着民生的土壤;如灯塔般,照亮了青海各族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无限憧憬。

如今已就读于青海民族大学思想政治专业的索南吉的脚上,仍旧会穿着江苏援青干部、海南藏族自治州高级中学校长徐红芬赠予她的那双运动鞋。这双鞋,是她心中最宝贵的物品,承载着一段跨越千里的深情厚谊。“穿上这双鞋,去追逐你的梦想吧!”徐红芬的话语温暖而有力,至今仍鼓舞着索南吉不断向前。每当穿上这双鞋,索南吉仿佛能感受到徐红芬那份沉甸甸的爱与期望——在海南州高级中学时,徐红芬给予了她无微不至的关怀与教导,不仅在学业上耐心答疑解惑,更在精神上给予了她巨大的鼓励和支持。“正是因为有徐老师,我才能走出大山,追逐梦想、学习本领,将来回去建设家乡。”

习近平总书记2024年6月考察青海时强调,包括教育在内的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取得显著成效,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温暖。

这温暖点亮了巴塘草原发展的希望之光。

回溯往昔,玉树地区电力基础设施的薄弱严重制约着当地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为了改变这一困境,国家电网公司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全力推进玉树二回330千伏线路工程。今年,这条全长507.5千米的电力“天路”,将承载着特殊的使命与意义,成为玉树地区发展的新动力源。

这温暖深刻改变着青藏高原地区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精神面貌。

“自从玉树州人民医院建成血液净化中心,我在家门口就能做透析,不仅没有来回奔波的疲惫,女儿也能安心照顾好自己的小家。”60岁的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市居民卓玛如今的身体状况相较半年前好了很多。回想在西宁治疗的那几年,对于卓玛一家来说是个不小的负担。“在西宁得租房住,身边也离不开人,女儿一直照顾我,顾不上自己的小家,那个时候想放弃治疗了。”在北京援青干部的倾力帮扶下,玉树州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于去年9月正式成立,不仅为周边群众免去了长途跋涉赴外就医的困扰,也极大地提高了当地医疗服务水平,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这温暖如同和煦的阳光,在援青干部传帮带的细微之处绽放光芒。

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人民医院院长办公室内,一面特殊的锦旗记录着一个历史性的时刻:2024年3月,澳门籍游客林女士在青海旅游期间突发意识不清1小时,被紧急送往海西州人民医院,经诊断为急性脑梗死,需立即实施取栓手术。“虽然有浙江援青专家团队的远程指导,但毕竟动手实施手术的是我们,其实还是挺紧张的。”负责当时手术的海西州人民医院急诊科主治医师马天祥回忆起当天和急诊科副主任医师巴特尔共同主刀的情景,心中百感交集。二人独立完成高难度取栓手术的经历,真实反映了对口援青带来的深远影响——“得益于浙江援青医疗团队设立的工作室,我们才得以系统开展颅内动脉取栓、动脉瘤等复杂手术。”马天祥说。

从“援青技术”到“青海能力”,青海特色农牧业、清洁能源、生态旅游等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教育医疗、基础设施等民生领域得到显著改善;专业技术人才不断涌现,自主“造血”能力持续增强,江源大地发生了脱胎换骨、气象一新的惊人之变。

这变化,让曾经简陋的诊疗室变身现代化手术间,牧民群众感叹“以前要去西宁做的手术如今在家门口就能做”;

这变化,让藏族学生麻切仁措成为首位上海音乐学院果洛籍学子,从青藏高原走入音乐殿堂,牧区学子考上心仪大学、奔赴梦想;

这变化,使20家州县受援受扶医院转诊率下降至7.49%,实现“小病不出县、中病不出州”。

坚持受援地所需、支援地所能,援青力量始终与青海发展同频共振。新征程上,援青的薪火依然炽热。当新一批援青干部背起行囊,接过“接力棒”,怀揣着对高原人民的真挚情感,在这片离天空最近的土地上,汇聚成滋润高原的甘霖,书写对口援青新的篇章。

郑思哲

相关文章

  • “老地方”,新希望:七旬老人与医生二十年后再次携手抗癌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吴朝香 通讯员 张冰清二十余年前,身患肠癌的单先生(化名)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下简称浙大邵逸夫医院)的手术台上,迎来了生命的转机。从那时起,这份历经生死考验的信任,便成了他与这家医院之间一道无形却坚韧的纽带。不久前,例行肠镜检查的异常结果,拉响了肠癌复发的警报。如今已

    2025-08-29 10:02:00
  • 辉煌60年·遇见高原的城|嘎珍带你游康马

    城镇的变化是新时代西藏发展最大的见证最美的缩影74座西藏特色城镇74幅高原生活画卷跟随镜头带你遇见西藏爱上西藏今天嘎珍带你游康马在时间的长河中有这么一座高原的城迎来了辉煌60年的蜕变它就是中国传统村落朗巴村当清晨的阳光洒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给这片大地披上了一层梦幻的外衣勾勒出了一幅绝美的画卷美得让人陶

    2025-08-28 20:55:00
  • 踢球时总是受伤?医生揭秘运动损伤的“破局之道”

    【来源:红网】手术现场。红网时刻新闻通讯员 阳颖 报道随着“娄超”步入白热化阶段,各家队员都使出浑身解数,赛场对抗实在激烈,但奔跑的也不全是球员,还有频繁入场的医护人员,这也给不少跃跃欲试的足球爱好者提了个醒,足球虽然魅力无限,但也是一项容易引发运动损伤的项目。“可能我在上场前没有充分热身,当时感觉

    2025-08-27 21:13:00
  • 关于25年下半年各省教资认定时间通知!

    青海日报2025-08-25 12:14:10目前全国各省即将开启教师认定通道,请查看2025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认定工作安排时间通知。请广大教师资格认定申请人按照本省(自治区、直辖市)认定公告要求,在规定日期内完成网上报名、体格检查、现场确认等事项,逾期认定机构不予受理!附件:2025年各省份教师资格

    2025-08-25 12:30:00
  • 川青铁路青海段尖扎黄河特大桥施工绳索断裂,已致4人遇难12人失联

    记者从青海省应急管理部门获悉,22日3时许,川青铁路青海段尖扎黄河特大桥发生施工绳索断裂事故。截至22日8时,事故已造成4人遇难,12人失联,救援工作正在开展。来源:新华社

    2025-08-22 09: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