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文创“潮”出新花样(追梦人)

  •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6-22 05:34:00    

本报记者 游 仪

成都博物馆深处,重约8.5吨的石犀是镇馆之宝。馆内文创区,“镇水神兽希希”石犀盲盒则成了“销冠”。设计以石犀为原型,赋予犀牛不同元素,极具成都风味。随意拆开一个盲盒,也许会开出青花瓷纹样的盖碗牛,还可能出现加麻加辣的火锅牛,甚至会有成都市花元素的芙蓉牛。

这套颇受游客喜爱的成都博物馆“爆款”文创,就是85后文创产品设计师曾舟设计的。“博物馆文创不仅承载着深厚历史,还能勾连起所在城市的风格。”曾舟说。

曾舟大学毕业后曾在一家游戏公司工作,后来成了一名专职的文创产品策划运营师。他和文创设计的缘分,得从2019年说起。一次去三星堆博物馆参观时,馆内的青铜文物造型让曾舟萌生了创作灵感,于是他便构思出了一个坐下来的青铜大立人潮玩形象,双眼外突,耳朵外张,既俏皮又新潮。

在曾舟看来,文创设计允许夸张,但也得尽量与文物特征相符,“文物‘周边’也是种科普,坐姿的青铜大立人眼睛、耳朵都很还原,这也代表了古人对千里眼顺风耳的崇拜。”曾舟在设计过程中,不仅细化了青铜面具细节,对青铜大立人衣服上龙的花纹也不断打磨。

走进三星堆博物馆的文创店,围着“十日神话”系列盲盒,游客们爱不释手,纷纷下单。与普通盲盒不同的是,这款以三星堆人首鸟身像为设计原型的文创产品加入了“拼装收集”的创新玩法,游客集齐一套,才能拼成一棵完整的“通天神树”。

“这个系列,构思、设计、制作,我们花了近两年。”指着桌上60厘米高的文创模型,曾舟说,他和团队伙伴光树就做了10多版,“树干又高又细,有的材质做出来会变形,有的受力点不对,放上鸟又会倾斜,我们只能反复调试。”最后,通过在树干中添加钢柱,“通天神树”这才得以成型。对于受众来说,拆盲盒的过程,也是在了解三星堆文化。

通过潮玩,老物件与新国潮进行对话,长期待在博物馆里的文物在设计师的手上“活”了起来。当历史符号与生活美学产生共振,就能源源不断地为文化传承注入新的生命力。“至于盲盒,则充分契合了Z世代的心理需求,他们追求新鲜感。盲盒文创在满足年轻人期待感的同时,能更好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曾舟说。

从三星堆福佑青铜像系列潮玩,到“镇水石犀·这礼是成都”系列手办,再到“十日神话”系列盲盒,曾舟主创设计的系列文创作品获得多个设计类大赛奖项,深受游客喜爱。这几年,他还策划运营了静态模型创意大赛,吸引全国各地的参赛者前来,交流分享创作心得。一块塑料、一片金属,在文创设计师手下,组接出栩栩如生的世界。爱好者们在这里得到满足,初学者也在这儿燃起了兴趣。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个取之不尽的宝藏,通过潮玩,能将传统文化厚重庄严的一面,用俏皮的形式表现出来。”曾舟说,“文创要让传统文化融入日常生活,我想做中国文化的潮玩,让更多人触摸和爱上沉淀数千年的文化。”

《 人民日报 》( 2025年06月22日 05 版)

相关文章

  • 第十二届世界运动会火炬传递启动 奥运冠军领衔首站传递

    26日上午,第十二届世界运动会火炬传递活动在四川三星堆博物馆启动,这是世运会历史上首次举行火炬传递。奥运冠军领衔首站传递 总里程约11公里在完成火种采集后,成都世运会火炬传递的首站在三星堆博物馆内进行。整个路线约1.5公里,共20名火炬手。首棒火炬手是巴黎奥运会艺术体操冠军黄张嘉洋,她是成都本地人。

    2025-07-26 10:55:00
  • 京津冀文旅协同发展不断走深走实

    来源:河北日报 机制共建 文化共融 品牌共塑京津冀文旅协同发展不断走深走实京津冀旅游景区联票面向全国发行,首批涵盖203家热门景区;法海寺与毗卢寺壁画京城“对话”,见证两地文脉相连、文化协同;星光·燕赵号旅游列车亮相,京津冀首列观光旅游列车正式投入运营……今年以来,京津冀三地顺应文旅消费新趋势,创新

    2025-07-22 11:06:00
  • 瞄准未来产业赛道 北邮教授团队携项目扎堆蓉城

    来源:环球网 7月16日,“科创天府·智汇蓉城”未来产业科技成果对接及生态共创共建专场活动在成都成功举办。本次活动由成都市委科技委员会办公室、北京邮电大学(以下简称“北邮”)联合主办。活动上,备受瞩目的北邮未来通信研究院(成都)及北邮兴锦未来通信科技(成都)有限公司正式揭牌。同时,北京邮电大学集中发

    2025-07-17 11:39:00
  • 信阳市平桥区城阳城址管委会举行“文明探源我来说”宣讲活动

    7月15日,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梁法伟带领省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文明实践宣讲团莅临信阳市平桥区城阳城址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开展以《“文明探源我来说”-夏文化考古学探索》为主题的宣讲活动。机关全体职工、各村(社区)第一书记、文物保护爱好者等60余人参加活动。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梁法伟教授作《“文

    2025-07-16 11:34:00
  • 这里装得下公文包 也容得下安全帽!

    近日 广东深圳持续高温午间时段有网友在地铁内看到不少建筑工人在不影响出行的空地处靠着墙根或坐或躺没人驱赶 没人用异样目光打量相关视频发布后评论区中不少网友为深圳的包容点赞“装得下公文包,也容得下安全帽”“建设者们回来看看以前工作的地方”还有网友表示深圳很多地铁车站内都有专门的纳凉区还提供饮用水和椅子

    2025-07-14 09: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