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均胜电子背债260亿拟赴港上市解压 陷全球并购后遗症增速放缓商誉达72亿

  •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6-16 12:05:00    

长江商报记者 沈右荣


“并购王”均胜电子(600699.SH)也踏上了赴港上市征程。


今年初,均胜电子递表港交所,目前,这一事项尚未有进一步消息。


均胜电子是一家靠并购成长壮大的公司,2011年,公司借壳辽源得亨进入A股市场,通过疯狂并购,公司成为全球领先的智能汽车科技解决方案提供商。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公司总资产达670.38亿元。


均胜电子的疯狂并购后遗症也明显。2021年,公司巨亏37.53亿元,2024年,公司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简称“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且营收增速放缓。


此外,公司账面上还有高达约72亿元商誉。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公司有息负债约260亿元,一季度的财务费用达2.95亿元,同比增长接近40%。


承受着较大财务压力的均胜电子仍然积极派发现金红利,受到市场质疑。2022年至2024年,公司累计派发现金红利8.63亿元,平均分红率超过30%。

“并购王”早已完成全球布局


筹划赴港上市的均胜电子早已通过并购完成了全球产业布局。


成立于2004年的均胜电子,2011年,通过借壳登陆A股市场,从上市当年开始,公司就开始在海外扩张。


公开信息显示,2011年,均胜电子以16亿元的价格分两次收购德国普瑞(PREH)74.9%股权,后又将剩下的25.1%股权收购。这是当时中国企业在德国的最大汽车电子并购案例。


这是一次“蛇吞象”式并购,普瑞成立于1919年,当时年营收26.88亿元,远超均胜电子。通过收购,均胜电子一举切入宝马、奔驰等高端供应链,获得人机交互(HMI)和新能源控制系统的核心技术。此后,均胜以“技术补全+市场渗透”为逻辑加速布局。


2014年,均胜电子以1430万欧元的价格收购德国IMA,形成工业机器人自动化能力,服务博世、罗氏等跨行业客户。


2014—2015年,均胜电子又出资9000万欧元分步收购德国QUIN,拿下高端方向盘总成技术,切入奥迪、保时捷供应链。


2016年,均胜电子动作更大,耗资9.2亿美元收购了美国KSS,斩获安全气囊、安全带等被动安全技术。


当年,公司还作价1.76亿欧元收购德国TS道恩汽车信息板块,拿下汽车行业模块化信息系统开发和供应、导航辅助驾驶和智能车联相关业务。


2018年,均胜电子收购日本高田资产(非PSAN业务),15.88亿美元的交易金额创下当时中国汽车零部件海外并购纪录。


通过本次收购,均胜电子整合后其安全业务收入占比超70%,客户网络新增丰田、本田等日系车企,进入全球汽车安全领域第二极。


这场收购曾备受市场关注,且操作起来较为复杂,需剥离高田问题气囊业务,重建质量控制体系,并承担全球22个国家50家工厂的运营整合。


通过KSS和TS道恩的收购,均胜电子构建了“汽车安全 + 智能车联”的双轮驱动模式,2016年后安全业务收入占比50%,成为核心增长极。


如此大力度收购,均胜电子被称为“并购王”。


海外频频大手笔收购后,均胜电子进行了反向操作,出售均胜群英给香山股份等。


不过,2024年12月,均胜电子又取得了香山股份的控制权。


均胜电子称,通过创新升级和多次国际并购,公司实现全球化和转型升级的战略目标,完成了全球化布局。


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均胜电子总资产达670.38亿元,较2011年底的13.69亿元增长了约48倍。

财务承压赴港上市


全球大规模并购之后,均胜电子的后遗症也逐渐开始显现。


借助收购,2011年至2017年,均胜电子营业收入从14.62亿元增长至266.06亿元,累计增长了逾17倍。同期,归母净利润从1.52亿元增长至3.96亿元,累计增长1.6倍,远远不及营业收入。


2018年,标的公司并表,均胜电子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猛增至561.81亿元、13.18亿元。但在2019年、2020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40亿元、6.16亿元,连续下滑,降幅为28.68%、34.45%。


2021年,均胜电子出现了罕见亏损,亏损额高达37.53亿元。


紧接着的2022年至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497.93亿元、557.28亿元、558.64亿元,同比增长9.03%、11.92%、0.24%,均不及2019年的616.99亿元,且恢复性增速较慢。同期,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94亿元、10.83亿元、9.60亿元,明显波动,且均低于2018年。


今年一季度,公司实现的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5.76亿元、3.40亿元,同比增长9.78%、11.08%,而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简称“扣非净利润”)为3.20亿元,同比增长2.79%


对比发现,2019年以来,公司营收净利出现明显波动,且增速明显放缓,尚未恢复至前期高位。


2021年,均胜电子罕见巨亏,与商誉减值相关。当年其商誉减值达20.19亿元。


曾经的激进收购,到如今商誉依旧高悬。今年一季度末,公司账面商誉还有72.39亿元。


均胜电子的财务也承压。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公司资产负债率为69.83%。公司货币资金78.62亿元,有息负债261.73亿元,偿债压力明显。


2024年及今年一季度,公司财务费用分别为8.28亿元、2.95亿元。


均胜电子正在港股IPO。公司称,打造国际化资本运作平台,满足国际投资人投资公司的需求,增强全球资本运作的能力,提升公司国际化品牌和形象。


在分析人士看来,已经完成国际化布局的均胜电子,赴港上市募资,缓解自身财务压力,或是一个重要因素。


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至2024年,均胜电子累计派发现金红利8.63亿元,平均分红率超过30%。

相关文章

  • 鸭肉卷冒充牛肉卷?最高法发布校园食品安全典型案例

    校园食品安全关乎广大学生健康成长、万千家庭幸福和社会发展未来,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全国各级人民法院始终高度重视涉校园食品安全案件审判工作,依法审理涉校园食品安全刑事、民事和行政案件,严惩危害校园食品安全违法犯罪,加大财产刑适用力度,判处惩罚性赔偿金,监督支持涉校园食品安全行政管理和执法,切实维护在

    2025-09-11 11:33:00
  • 龙江交通:总经理孔德楠因工作调整原因辞职

    9月10日,龙江交通(601188)公告称,公司董事会于2025年9月9日收到公司董事、总经理孔德楠的书面辞职报告,孔德楠因工作调整原因申请辞去公司董事、总经理职务,辞职后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孔德楠的辞职报告自送达董事会之日起生效。公司董事长王海龙在总经理空缺期间代行总经理职责,直至公司按程序聘任

    2025-09-10 19:51:00
  • 撬动获CMC-FIRM国际资格认证,开启中国战略咨询全球发展新篇

    近日,撬动斩获"国际注册管理咨询公司(CMC-FIRM)"国际资格认证,成为全球少数获此认证的咨询机构之一,这一消息如同一颗重磅炸弹,在中国战略咨询行业激起千层浪。CMC-FIRM认证由国际管理咨询协会理事会(ICMCI)主导,其认证标准和审核流程严苛,目前仅覆盖全球少数顶尖咨询机构。撬动战略咨询能

    2025-09-08 18:00:00
  • 财联社9月4日早间新闻精选

    【财联社9月4日早间新闻精选】 1、商务部裁定,自2025年9月4日起,将原产于美国的进口非色散位移单模光纤现行反倾销税税率适用于原产于美国的进口相关截止波长位移单模光纤。对各公司征收的反倾销税税率如下:康宁公司为37.9%;OFS-费特有限责任公司为33.3%;德拉克通信美国公司为78.2%;其他

    2025-09-04 08:08:00
  • 众观消费 | 美团Q2净利润暴跌89%:核心业务盈利“跳水”,非理性竞争下的增长困局

    海报新闻记者 秦建瓴 见习记者 王若羲 报道2025年8月27日,美团发布的2025年第二季度及半年度业绩报告,以一组“增收不增利”的极端数据,在资本市场掀起轩然大波。这份看似维持“稳健增长”的财报背后,不仅暴露了企业核心业务的盈利能力危机,更折射出本地生活服务领域非理性竞争加剧的行业隐忧。利润“断

    2025-09-01 13:3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