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新观察】电子信息制造业为何一马当先
-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1 06:19:00

重点行业是宏观经济的压舱石,稳增长首先要稳重点行业。工业和信息化部日前透露,在我国41个工业门类中,电子信息制造业营业收入占比连续12年保持第一名。新质生产力为电子信息制造业发展开辟了新的增量空间,能否培育更多新质生产力,也是电子信息制造业能否将一马当先转化为长跑耐力的关键。
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呈现量质齐升的局面。2024年,我国数字产业业务收入达35万亿元,其中电子信息制造业贡献了近一半收入。今年前2个月,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高达9.2%。规模优势与技术创新形成良性循环,集成电路、北斗规模应用、人工智能终端、新型显示等领域核心技术突破显著。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在全球产业链中占据重要地位,智能手机、个人计算机等产品销量多年来居世界第一位,提出并制定的电子信息制造业领域国际标准超120项,国际影响力持续提升。
技术创新是电子信息制造业保持全球竞争力的核心关键。集成电路、光通信、人工智能等多个领域,通过持续突破关键技术、优化生产模式、升级产品结构,实现了从跟跑到并跑甚至领跑的转变。从智能手机快速迭代到太阳能电池效率提升,每一次产品升级的背后都是技术突破的支撑。技术创新产业化进程加速,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前沿技术在电子信息产品中的深度融合应用,催生了智能家居、智能穿戴、无人驾驶等新业态,不断拓展行业发展边界,创造出巨大的市场价值。
超大规模市场是电子信息制造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14亿多人口构成的庞大消费基础、全球工业门类最齐全的产业链,以及数字化转型催生的多样化应用场景,共同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良性循环,打造出难以复制的产业韧性。当前,随着全球经济复苏与数字化进程加速,各行业对电子信息产品的需求呈爆发式增长,为行业提供了广阔发展空间,并反哺技术升级。在消费领域,智能手机、智能电视等消费电子产品更新换代速度加快,满足了消费者对高品质、智能化生活的追求。在工业领域,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等深入应用,使得工业机器人、自动化控制系统等电子设备成为产业升级的关键。
一系列政策组合拳为电子信息制造业注入强劲动能。近年来,工信部出台了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电子信息制造业正是其中之一。“两新”政策为行业再添助力。一方面,从传统家电到手机、平板、智能穿戴等消费电子产品,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通过“真金白银”补贴直接激活消费端需求;另一方面,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聚焦产业升级,以投资补助、成效奖励等方式引导电子信息制造设备向高端化、智能化升级。这些举措不仅有助于保持电子信息制造业的规模优势,还将推动行业从规模扩张向质量跃升转型,构建长期竞争力。
电子信息制造业的一马当先,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缩影。电子信息制造业是我国经济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支柱产业,技术迭代加速,面临的国际竞争也更加激烈。唯有强化技术创新,优化协同布局,打造更有韧性的产业链,将规模优势转化为技术话语权,将市场红利升级为生态主导权,才能保持行业领先地位,为“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添动能。(作者:黄鑫 来源:经济日报)
相关文章
-
《中国氢能发展报告(2025)》:2024年中国氢能全年生产消费规模世界第一
4月28日,国家能源局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中国氢能发展报告(2025)》相关情况。报告指出,2024年,中国氢能全年生产消费规模超3650万吨,位列世界第一位。截至2024年底,全球可再生能源制氢项目累计建成产能超25万吨/年,中国占比超50%,已逐步成为全球可再生能源制氢及相关产业发展的引领国家
2025-04-28 16:12:00 -
“盛况”再现!赛道基金遭资金疯狂追捧,极端化投资隐忧重重
吴琦 开年以来,市场走势震荡,不过,仍有不少细分行业走出独立走势。从基金业绩年内涨幅榜来看,人形机器人、创新药等赛道基金霸屏涨幅榜前列,仓位扎堆集中的产品动辄出现50%、60%业绩涨幅。赛道基金再度充当“急先锋”,凭借高弹性吸引资金回流主动权益基金,逆转主动权益基金规模连续下滑趋势。不过,让不少业内
2025-04-28 15:43:00 -
一季度FOF最爱加仓这类基金!部分短融ETF、国债ETF也受欢迎
每经记者:任飞 每经编辑:肖芮冬上周,公募基金一季报披露完毕。从FOF基金一季报来看,指数债券基金在FOF配置规模中提升最大。其中,短融ETF和国债ETF最受欢迎,对比此前来看,一些权益类ETF配置规模的提升速度减缓。对于大类资产配置来说,强化固收类资产的配置比重,恰恰是当前风险偏好收紧的体现。一季
2025-04-28 15:06:00 -
加征“对等关税”恐引连锁危机 美媒质问:谁来为这场“经济实验”买单?
中国日报网4月27日电 美国《华尔街日报》日前发表评论文章剖析了特朗普政府所谓 "对等关税" 政策的目标与潜在后果。文章称,该政策期待降低美国对外贸易逆差并重振制造业,然而,政策拥护者需审慎考量其带来的一系列复杂影响。《华尔街日报》报道截图长期以来,美国进口远超出口,导致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经常账户部分
2025-04-28 00:30:00 -
习言道|牢牢掌握人工智能发展和治理主动权
中共中央政治局4月25日就加强人工智能发展和监管进行第二十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
2025-04-27 17: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