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虎峰”哈达飘过八千里 镇江援藏工作组续写新时代援藏故事

  •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6-18 12:10:00    

大皖新闻讯 一条哈达系两城。自1994年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吹响对口援藏号角,镇江与拉萨达孜之间,筑起一座跨越近4000公里的"连心桥"。十批92名援藏干部人才接力奔赴,踏上平均海拔近4000米的“虎峰”达孜,与雄浑苍茫的每一座山峰、每一座冰川不期而遇,10.48亿元援助资金精准落地,166个援藏项目扎根达孜。

青稞新绿的季节,第十批镇江援藏干部圆满完成任务,即将归来。“雪域高原情深长,镇江援藏谱新章”集中推介达孜活动日前举行,记者深入园区、医院、企业、社区、村庄等开展行进式、嵌入式采访,聆听“镇江人”踏上高原,扎根西藏、建功立业的铿锵足音。

青稞新酿促振兴

达孜区邦堆乡拉萨河旁,一座融合藏式风格的白色建筑群拔地而起。全国最大的产业援藏项目——由镇江市援藏工作组引进的拉萨朗热酒村项目进入投产倒计时。项目总投资超10亿元,预计8月建成投产,构建集“生产研发、生态观光、文化体验”于一体的乡村经济新业态。

“我们围绕‘高标准定位、高起点谋划、高速度建设’的总体要求,真正将项目打造成西藏的示范名片。”拉萨朗热酒村项目管理部部长王亚庆介绍,投产后可年产成品酒5000吨以上,产值超10亿元,构建以“藏之蓝”为主导品系,以藏之蓝轻养系列、文创系列为补充的洋河股份产品新矩阵,让地产青稞变“金稞”,带动青稞酒产业集群发展。

“建设过程中,镇江援藏干部就像项目的‘父母’一样操心。”王亚庆告诉记者,3年来,镇江援藏工作组全程保障项目建设,先后解决水、电、天然气、污水处理等一系列问题,帮助企业克服了开工遭遇疫情、基础设施空白等诸多困难,让青稞酒香飘产业援藏新路。

即将投产的朗热酒村项目,采用“产城融合、酒村融合、酒旅融合”模式,诸多业态将为当地带来新增就业岗位近500个。附近的邦堆乡乡村振兴示范项目也如火如荼开展,在镇江援藏工作组和洋河股份的助力下,当地闲置资产得以盘活,村集体经济收入显著提升。

为推动达孜从“输血依赖”向“内生增长”转变,镇江市援藏工作组先后组织专业队伍10余次赴北京、上海、南京等地开展招商引资活动。总投资7.2亿元的盛世未来城项目、总投资1.4亿元的新动能产业园项目等正在密集推进。

清泉入户润民心

拧开水龙头,水流汩汩涌出,拉萨市达孜区雪乡扎西岗村六组的曲尼卓玛看着女儿舀起清水、熬上酥油茶,笑意漫上眼角,“现在的水很清澈!”

曲尼卓玛告诉记者,由于水源不稳定和设施老化等原因,过去每到雨季,家里的水都得沉淀一段时间再用,水质依然不好,“含沙量高,煮出来的茶都有一点泥巴味。”

转机始于去年。镇江市援藏工作组组长,达孜区委常务副书记、常务副区长汤杲在走访中发现偏远地区农牧民群众饮水难、水难饮问题后,带领工作组积极顺应群众需求,多次邀请专业技术人员赴现场察看,并到村组及藏族同胞家中调研。

很快,健康饮水工程(一期)项目正式实施,达孜区6个村民小组13个取水点完成维修、提升,生活饮用水43项常规标准全部合格,423户1667人从此喝上了“干净水、安心水”。紧接着,健康饮水工程二期项目在镇江市援藏工作组的谋划下紧密推进,即将造福更多达孜百姓。

在镇江援藏整体布局中,健康饮水工程是“精准滴灌”理念的缩影。3年来,镇江市第十批援藏工作组累计实施邦堆乡乡村振兴示范、群众文艺活动中心提升改造、叶巴村“幸福路”、溪桥工程等强基础、促民生项目11个,惠及农牧民群众8600余人,得到群众真心点赞。

一副眼镜“闯”高原

早上9点,拉萨披上金色阳光。达孜工业园区内,藏族青年次仁曲宗换上白大褂,熟练地启动验光仪。在她身后的玻璃柜台中,陈列着上千款光学镜片、太阳镜、框架、隐形眼镜、老花镜、护目镜,这里是西藏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的现代眼镜卖场——达孜·丹阳眼镜城。

拉萨市年均日照时间长达3000小时以上,紫外线强烈,是白内障等眼科疾病高发区域;镇江丹阳以“眼镜之都”闻名遐迩,镜片产量占全国总量70%。在镇江援藏工作者的牵线搭桥下,达孜·丹阳眼镜城落户达孜工业园区,2000多平方米的经营面积内,设置有科普体验馆、丹阳眼镜文化长廊、精品销售区及验光配镜区,实现“企业有市场、群众得实惠、地方增产业”。

“凭借丹阳眼镜坚实的产业优势,我们建立了稳定的产品供应渠道。”达孜·丹阳眼镜城负责人张海清介绍,这里配备全自动进口验光配镜设备、全自动进口镜片加工设备以及其他先进的配套设备,多名国家二级验光技师、加工师坐镇,成为周边各族群众选购眼镜的首选地。

小眼镜转动大民生。张海清告诉记者,目前17位工作人员中,有15位是本地藏族同胞,公司免费将员工送到丹阳接受系统培训课程,有的员工从农牧民转型为专业选镜配镜的技术人员,彻底告别“靠天吃饭”的生活,“每个月收入5000元左右,包吃包住,还有销售奖励和提成,在这里是很不错的工作。”

当“日光城”遇见“眼镜之都”,更多暖心故事正在上演。每个学期,眼镜城都会组织员工到周边县区的学校开展免费视力筛查、科普讲座等活动,携手丹阳镜片企业开展多场公益活动,向西藏喜马拉雅登山学校、达孜中学、达孜区中心小学等捐赠了近5000副眼镜产品。达孜·丹阳眼镜城还结合西藏地区高发眼疾的特征,因地制宜打造全公益性质的“眼健康科普体验馆”。

雪域绽放"医疗格桑"

日前,达孜区市民陈女士到达孜区人民医院就诊,在江苏省第十七批援藏医疗队影像科医师於建军的指导下,达孜区人民医院开展该区首例增强CT造影检查,填补了达孜区医疗影像技术的空白。

一批批医疗援藏人员,带来高原上的“永续”守护。江苏省第十七批援藏医疗队镇江组组长王辉介绍,第十七批援藏医疗队镇江组队员来自3家镇江市三甲医院,既有急诊、消化、医学影像方面的专家,也有财务、医院管理方面的人才,不光带去医疗技术,还分享管理经验,提升医院制度建设水平。

帮助当地医生学会“造血”,是镇江援藏医生共同的心愿。通过“团队带团队”“专家带骨干”“师傅带徒弟”等形式,10位当地医师有了“镇江师父”。如今,儿童头面部外伤美容缝合、体表肿块切除术后美容缝合、肌腱损伤吻合术、CT增强造影、肠镜检查等5项新技术新项目在当地落地,“镇江经验”“镇江技术”推动达孜医疗卫生事业持续升级。

筹建具有藏西医结合特色的康复医学科,成为这批援藏医疗团队的重点任务。“我们制定3年建设目标,送4名藏医师赴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及镇江黎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康复科进修培训、提升技术。”王辉介绍,此外,团队分批选送病理、眼科、护理、超声等专科优秀青年骨干人才共9人赴拉萨市、镇江市进修培训。

科室建好了、医技力量强了,医疗卫生事业在达孜一步步走上正轨,但援藏医疗队的心愿远不止于此。拉萨市城关区、拉萨师范高专、达孜区邦堆乡、唐嘎乡……医疗队入村、入寺、入校,开展送医药、送健康免费义诊、宣传及各类保障26余次,2500人次受益,免费发放药品6.5万余元,“心佑工程”“康馨工程”等深入百姓身边,护佑雪域高原群众的生命健康。

【记者手记】 把生命年轮刻在雪域高原

站在海拔超过4500米的扎叶巴寺悬崖边,山风猎猎,经幡翻飞。脚下是镇江援藏工作组投资9000多万元打造的扎叶巴文化旅游景区,藏式民宿沿着援藏项目所修建的“幸福路”在山间错落排列。

远处,邦堆乡朗热酒村的白色建筑在阳光下熠熠生辉——镇江市第十批援藏干部奔波协调了3年,这个全国最大的产业类援藏项目即将投产,青稞白酒产业集群蓄势破土。

这一刻,30年的光阴在拉萨河谷奔涌澎湃。

雪域古城,圣地拉萨。踏上平均海拔近4000米的“虎峰”——达孜工作生活,对于久居平原的人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而对镇江援藏工作组来说,深入高原,“缺氧”只是“第一步”,追梦的人,注定要走得更远。

采访中,皮肤黢黑、高原红“上脸”的援藏干部们很少提及环境的艰辛,3年过去了,他们喜欢上酥油茶,习惯了吃青稞糌粑,更对当地的文化与习俗如数家珍。从达孜第一条水泥路“镇江路”到如今“四纵十横”路网,从一片荒滩到西藏自治区首个省级工业园区,援藏干部始终是先进理念、方法的“播种机”,用“镇江所能”解“达孜所需”。道路、园区、景点、医院、学校……镇江印记深深融入达孜大地,这背后是镇江人接棒奔跑的一个又一个3年。

人人皆知的格桑花,在藏语中意为“美好的时光”。第一批镇江援藏干部倪兆顺回忆起30年前的岁月时表示:“很有意义,很值得!”第五批镇江援藏干部孙沛然说,达孜的发展速度超乎其想象,“从拉萨通一条高速公路到林芝,现在也实现了。”

对口援藏30年,只是历史长河中的一瞬,却在“虎峰”达孜的发展轨迹中,留下不可磨灭的丰碑。3年时间,对于镇江市第十批援藏干部来说,生命的几道年轮,足以让荒滩崛起产业高地,让雪山涌出惠民清泉,让他们与这片土地结下终身难忘的情谊。

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这批援藏干部圆满完成任务,达孜也成为他们口中“镇江的第九板块”。走过这里,你会感受藏族同胞的坚韧执着,更能体会到镇江人的援藏情怀。

归程亦是起点,第十一批镇江援藏干部接棒在即,三十载援藏播撒的种子已在高原沃土绽放生机,这份“奋斗在高原”的责任感、荣誉感、幸福感,必将伴随新时代的号角,续写雪域长青的壮美篇章。

大皖新闻记者 徐琪琪 图 / 邵丹

编辑 汪艳

相关文章

  • 宁夏灵武市举办招商引资项目集中签约仪式 4个项目计划投资16.8亿元

    7月24日,灵武市举办招商引资项目集中签约仪式,现场签约涵盖绿色食品产业、高端装备制造等项目4个,计划总投资16.8亿元。签约仪式上,与会人员观看了灵武市招商引资宣传片,上海恩波露食品有限公司董事、常务副总经理段剑平代表企业作了发言。灵武市人民政府分别与合肥荣事达电子电器集团有限公司、上海恩波露食品

    2025-07-26 14:55:00
  • 密集拿地引热议 邦泰集团“搅局”西安

    中经记者 黄永旭 西安报道西安盛夏之际,天气尤其闷热,几乎没有一丝风。高新区一个售楼部门前,陈先生举起手机,对着售楼部快速拍了两张照片,向身后的售楼小姐道:“我回去给家人都看看,之后咱们电话联系。”拍照的工夫,两鬓的汗水已经簌簌地滑落,顶着烈日,陈先生匆匆小跑,在停满了车辆的马路边,钻进了自己的车里

    2025-07-26 03:37:00
  • 上半年这些铁路开通!看看哪条经过你家乡?

    “从前开车从彭水县到重庆主城区要3个小时,现在坐高铁只需40分钟左右,简直像做梦!”6月27日,渝厦高铁重庆东至黔江段开通运营,誓要“做朋友圈里第一个体验者”的宋廷胜如愿以偿。最让他合不拢嘴的是,今后只需要一顿饭的工夫,在重庆工作的儿子就能到家了。这条“穿越山海”的新通道有多重要?渝厦高铁是我国“八

    2025-07-23 10:56:00
  • 洛杉矶奥运会调整首金项目是美国队强项,此前为射击系中国队强项

    7月15日,2028年洛杉矶奥运会公布具体赛程,首金项目不再是射击项目,而将在铁人三项或皮划艇激流回旋产生。美国队在这两个项目均具备强大冲金实力:铁人三项: 美国女队长期位居世界顶尖,综合实力均衡,本土作战优势明显。皮划艇激流回旋: 美国队近年进步神速,选手技术精湛,已成该项目金牌有力争夺者。此前射

    2025-07-16 10:15:00
  • 青岛这两个城中村项目,最新规划发布→

    7月13日,青岛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发布《赵村社区城中村项目C地块二期、港东社区城中村项目三期建设工程设计方案批前公示》。根据公示方案,项目位置在城阳区流亭街道白沙河路以北、安顺路以西。赵村社区C地块二期拟建10栋1—3层社区中心、邻里坊及配套用房,地上建筑面积约15051平方米,建筑高度约6.5米—

    2025-07-14 07: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