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新产教融合模式 培育高质量人才
-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9 07:10:00
潍坊工商职业学院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战略部署,立足服务区域产业高质量发展大局,以“搭台子、建机制、育项目”为主线,以“实体化、产权化、专业化”“三化”策略为核心,精心构建出“集团化办学、校企利益共生”的特色发展新模式。通过搭建全国预制菜产教融合共同体、山东高科职业教育集团、诸城市域产教联合体等重大平台,构建起产教深度融合的“四梁八柱”,成为山东省职业教育高地建设的先进典型,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新动能、培育新优势。
搭台子
构建产教融合“大格局”
校长张绍秋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见证者和推动者之一。他深耕产教融合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在长期参与集团化办学改革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办学理念,成为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先行者。在张绍秋的带领下,学校勇担时代使命,以平台思维破解产教协同难题。2023年6月,学校联合预制菜龙头企业山东惠发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牵头组建全国预制菜产教融合共同体,创新打造以独立法人公司运营的预制菜行业产教融合平台,张绍秋作为山东省职业教育集团联盟的重要发起人,担任全国预制菜产教融合共同体理事长。
共同体以“实体化运作、市场化运营”为特色,由学校与山东惠发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注资成立山东惠潍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在标准制定、技能大赛等30余个领域开展深度合作,有力推动预制菜产业全链条升级,被列为“山东省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项目”。实践期间,合作办学处处长侯国强作为项目核心推动者,在产教融合体制机制创新、校企资源整合等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他深度参与学校首批潍坊国家农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产教联合体等国家级别项目立项工作,并成功推动惠发食品产业学院项目落地实施。
同步推进的还有诸城市域产教联合体,通过构建“政府部门主导、校企主体、多元协同”的产教融合生态圈,实现教育链与产业链“园区化”共生。联合体以“一园多院”为载体,整合潍坊市经济学校、诸城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等资源,共建实训基地、技能培训中心和创新实验室,为企业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2000余人次,助力诸城打造“中国预制菜之都”和“乡村振兴齐鲁样板”。
建机制
激活校企协同“强引擎”
为夯实校企合作之基,学校首创“三实”运行机制。一是法人身份实,校企联合成立独立运营公司,按市场规则开展技术研发、产业孵化;二是核心层运行实,成员单位共用园区、共享管理体系,形成“决策共商、资源共投、成果共享”的治理模式;三是项目支撑实,依托职工技能大赛、预制菜标准制定等项目,创造经济效益超500万元,推动校企合作从“松散联结”迈向“利益共生”。
在诸城市域产教联合体框架下,学校探索“双主体”育人机制,与东晓生物、美晨集团等龙头企业共建现代学徒制订单班,实施“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企、毕业即就业”的贯通式培养模式,实现人才培养“零距离”对接产业需求。
育项目
锻造产教融合“硬实力”
学校以项目为抓手,推动产教融合成果落地生根。依托全国预制菜产教融合共同体,校企共建“智慧餐饮中心”“协同研发中心”等四大功能平台,孵化“小窗口 大味道”餐饮连锁品牌;联合青岛农业大学等高校攻克食品加工关键技术,转化专利3项,参与制定行业标准2项,成为区域预制菜产业升级的“技术引擎”。
在诸城市域产教联合体内,学校实施“百千万”赋能工程。建设百个乡村振兴实训基地,开发《绿色无公害韭菜栽培技术》《特种动物养殖技术》等69门乡土教材;开展千名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培养农业技术骨干3000余名;联合龙头企业实施岗位定制计划,为得利斯、惠发、佳士博等企业输送技能人才2000余名,助力诸城荣获“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称号。
专业化深耕
贯通人才培养“全链条”
学校聚焦产业需求,以专业群对接产业链,组建智能制造、建筑信息化等7个产教联盟,形成“四链衔接”育人新生态。通过邀请产业教授、工匠导师进课堂,将产业领域新的生产工艺、智能装备等技术融入教学;选派博士教师担任企业“技术副总”,助力破解生产线技改难题。
学校深化“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改革,与济南圣霖等企业采取“1+N”模式共建电商产业学院,即以“电商产业学院”为核心平台,整合电商龙头企业资源,形成“教学+实战”一体化培养体系,为区域名企输送大批“能吃苦、能干事、能创新”的技能人才。
张绍秋表示:“职业教育必须扎根产业沃土,搭台子、建机制、育项目,才能培育出地方认可、产业需求的适应性技能型人才。”未来,学校将继续深化“三化”策略,聚焦智能制造、现代农业等新兴领域,为山东省“十强产业”和乡村振兴注入更强动能,书写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唐德良 侯国强 鲁桂琴 王超)
《中国教育报》2025年04月19日 第03版
作者:唐德良 侯国强 鲁桂琴 王超
相关文章
-
“花”式产业绽放沃野
7月,又到一年黄花采摘季。凌晨4点,在山西大同云州区西坪镇唐家堡村,村民们头戴探照灯开始了工作。记者在一旁跃跃欲试。“这株采早了,明天采合适。”“选哪朵黄花摘得靠经验,是个眼力活儿,采摘时要轻、巧、细、快,不能损伤花蕾。”村民杨瑞仙一边说一边为记者示范采摘方法,只见她左手扶住花葶,右手中指一顶、食指
2025-07-28 16:08:00 -
宁夏灵武市举办招商引资项目集中签约仪式 4个项目计划投资16.8亿元
7月24日,灵武市举办招商引资项目集中签约仪式,现场签约涵盖绿色食品产业、高端装备制造等项目4个,计划总投资16.8亿元。签约仪式上,与会人员观看了灵武市招商引资宣传片,上海恩波露食品有限公司董事、常务副总经理段剑平代表企业作了发言。灵武市人民政府分别与合肥荣事达电子电器集团有限公司、上海恩波露食品
2025-07-26 14:55:00 -
密集拿地引热议 邦泰集团“搅局”西安
中经记者 黄永旭 西安报道西安盛夏之际,天气尤其闷热,几乎没有一丝风。高新区一个售楼部门前,陈先生举起手机,对着售楼部快速拍了两张照片,向身后的售楼小姐道:“我回去给家人都看看,之后咱们电话联系。”拍照的工夫,两鬓的汗水已经簌簌地滑落,顶着烈日,陈先生匆匆小跑,在停满了车辆的马路边,钻进了自己的车里
2025-07-26 03:37:00 -
上半年这些铁路开通!看看哪条经过你家乡?
“从前开车从彭水县到重庆主城区要3个小时,现在坐高铁只需40分钟左右,简直像做梦!”6月27日,渝厦高铁重庆东至黔江段开通运营,誓要“做朋友圈里第一个体验者”的宋廷胜如愿以偿。最让他合不拢嘴的是,今后只需要一顿饭的工夫,在重庆工作的儿子就能到家了。这条“穿越山海”的新通道有多重要?渝厦高铁是我国“八
2025-07-23 10:56:00 -
非遗酸汤 香飘更远——黔东南加速推动酸汤产业迈向百亿集群
7月16日,雷山西江千户苗寨长桌宴上人潮涌动,广东游客刘莉仰头饮尽红酸汤,眼眶发烫:“这酸里有种野劲儿,像把整碗米酒吞进肚子里!”酸香蒸腾间,已彻底征服游客的味蕾。“三天不吃酸,走路打蹿蹿”这句谚语承载着苗侗先民“以酸代盐”的智慧。酸汤制作技艺已深植黔东南基因:2013年,凯里红酸汤获得国家地理标志
2025-07-22 12: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