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定位院校”报考、保证录取......这些志愿填报骗局,家长考生速看!
-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6-27 11:24:00
高考成绩放榜后
接下来就是志愿填报环节
一些不法分子伺机而动
利用“改分”“包录取”等噱头
试图骗取钱财
小编整理了常见的骗局
高考生和家长一定要擦亮眼睛!

一、声称以内部大数据,“精准定位院校”报考
某网站自称掌握内部大数据,能够“精准定位院校”“一分不浪费”等等。事实上,每年高考工作中,各省级招生考试机构都会发布高考成绩统计情况和近年来各高校录取分数情况。市面上的机构或个人并不掌握任何特殊的内部信息,夸大宣传是这类网站和人员一贯招揽客户的手段。
【法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66条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欺骗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构成诈骗罪。
【提醒】短信中附带的链接可能暗藏木马病毒,输入个人信息或银行卡号将导致财产损失。官方查分系统无额外验证环节,遇链接需第一时间警惕。

二、假冒所谓志愿填报专家身份
某市家长花3980元请“专业规划师”帮忙填志愿,结果一番操作下来双方都觉得很委屈,家长收到规划师提供的志愿填报后发现其中的学校并不是理想中的学校,专业规划师认为具体志愿报名还需要家长与学生沟通,自己不能左右。
【法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消费者遭遇欺诈可主张三倍赔偿。
【提醒】国家职业资格目录中并未包含“高考志愿规划师”。

三、声称“百分百保上”“一分不浪费”
一些机构利用考生和家长的焦虑心理,收取高昂的服务费用,且定价不透明,服务内容“看人下菜”,存在价格欺诈的嫌疑。某机构推出高达数万元的高考志愿填报指导服务,声称可以提供“一对一”的专业指导,但多名家长反映只是简单地提供一些通用的填报建议,服务内容与实际宣传严重不符,且收费畸高,感觉受到欺骗。
【法规】《广告法》第二十四条明确禁止教育机构使用“保过”“必中”等保证性承诺。
【提醒】教育部指导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招生考试机构会同市场监管、公安等部门开展高考志愿填报服务专项治理,持续整治高价收费、虚假和夸大宣传、恶意曲解政策、实施欺诈、传播不良导向等市场乱象,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同时,考生和家长也要注意甄别,立足自身实际理性填报,切勿盲目消费、冲动消费。

四、通过“志愿填报辅导”APP和网站假借为考生“一对一”服务的名义,收取高额费用
高考生小周在抖音刷到id名为“XXX一对一填报”的咨询老师,声称可以指导高考志愿填报,双方加上微信后小周转账2568元,对方称保上,但是由于填报的学校录取线十分高,小周最后未被录取,最终滑档,该机构拉黑小周不退款。
【法规】《广告法》第二十四条明确禁止教育机构使用“保过”“必中”等保证性承诺。经营者提供虚假服务承诺,构成欺诈的,消费者可主张“退一赔三,最低500元”的惩罚性赔偿。
【提醒】志愿填报别盲从,办学许可查清楚,营业执照看原件,临时“专家”快止步,无资质的全是坑,花钱买错悔当初!
来源:阳光高考信息平台
相关文章
-
共缺额7433人!普通本科批录取院校第二次网上征集志愿通知↘
2025-07-28 19:00:00 -
到身边 到心间 黑龙江省“送清凉”火热开展
7月的黑龙江骄阳似火。中车哈尔滨车辆有限公司货车分厂内热浪滚滚,体感温度高达40多摄氏度。哈尔滨市工会组织第一时间为职工们送去了清凉礼包、沐浴露和风扇等慰问品,督促用人单位落实防暑降温工作主体责任。在富锦市年产50万吨海藻糖及复配糖项目等重点项目工地上,该县的工会组织为一线职工送去矿泉水、茶类饮料1
2025-07-25 20:22:00 -
警惕“客服兼职”诈骗陷阱!高中生打了20分钟电话 警察却上门了→
暑假期间,不少学生想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兼职活动,既能充实假期生活,还能增长社会阅历、赚取零用钱,却不知有诈骗分子利用这一心理,以兼职的名义诱骗学生们帮助其开展诈骗活动。 近日,还在上初中的小郑希望找一些简单的社会实践充实假期生活。小郑在社交软件上搜索“兼职”“日结工资”等关键词,看到相关的群聊便申请
2025-07-25 14:53:00 -
@家长:告诉孩子 借儿童手表“看时间”的都是骗子
如今,许多孩子都配备了儿童电话手表,以便与家人保持联系。然而,近期有不法分子盯上了学生的儿童电话手表,他们以“借来看时间”或“打个紧急电话”为借口,一旦得手便进行欺诈。南宁市公安局高新分局刑侦大队民警 陆泓宇:不法分子以手机没电、欠费或弄丢等为由,提出向孩子“借用”电话手表,趁机窃取其中的电话卡或者
2025-07-25 05:00:00 -
南昌打造“城市巡游”就业服务新模式
清晨的南昌街头,印有“洪城就业‘职’通车”标识的服务车缓缓驶来。这辆满载岗位信息、政策指南与专业团队的“流动就业之家”,正以“上门送岗”的主动姿态,突破传统就业服务的时空壁垒。自去年启动以来,洪城就业“职”通车如同一道流动的风景线,串联起高校、社区、园区的“5+2就业之家”,将精准服务注入城市肌理。
2025-07-22 16: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