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净利润 >
  • 浙江晶盛机电2024年报解读:净利润下滑44.93%,现金流波动明显

    2025-04-19 04:50:00

    来源:新浪财经-鹰眼工作室浙江晶盛机电股份有限公司近日发布2024年年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5.77亿元,同比下降2.2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5.10亿元,同比下降44.93%。本文将对该公司年报进行详细解读,分析各项财务指标变化背后的原因及潜在风险。营收微降,市场竞争或成

  • 筑博设计高管拟集体减持!公司扣非净利润首现亏损 股价长期破发

    2025-03-19 13:42:00

    筑博设计(300564)3月18日晚间公告,公司持股5%以上股东、董事、副总经理杨为众计划在本公告披露之日起15个交易日后的3个月内以集中竞价和(或)大宗交易方式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343.74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1103%。公司副总经理马镇炎计划在本公告披露之日起15个交易日后的3个月内以集中竞

  • 坤彩科技上市8周年:市值增长近3倍,财务表现如何?

    2025-04-14 16:47:00

    坤彩科技(603826.SH)自2017年4月14日上市至今,已经走过了8年的历程。作为一家主要从事电子陶瓷材料、金属材料等高科技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企业,坤彩科技在其成立之初便凭借强大的技术实力和研发能力,迅速在行业内崭露头角。其在行业中的定位较为独特,专注于为客户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以应对不同

  • 华润医药(03320.HK):江中药业一季度实现净利润3.07亿元,同比增长6.15%

    2025-04-28 08:11:00

    华润医药(03320.HK)发布江中药业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3个月业绩,营业总收入11.84亿元,同比减少7.03%;净利润3.07亿元,同比增长6.15%。本文源自金融界AI电报

  • 张小泉38亿债务压顶,老字号光环遭资本“折损”

    2025-04-07 11:08:00

    大众网记者 智锋 青岛报道张小泉,凭借“良钢精作”的工匠精神铸就了四百年的辉煌商誉。然而,在资本的浪潮下,这家中华老字号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高额被执行金额、暴跌的现金流以及“拍蒜断刀”的产品质量风波,使其陷入了创立以来的艰难境地。老字号深陷资本泥沼近期,浙江省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披露信息,张小泉集团

  • 季报透视 | 思特威:一季度净利同比增长12倍,存货高企流动性风险需警惕

    2025-04-19 11:02:00

    4月19日,国产CMOS图像传感器厂商思特威(688213)披露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7.5亿元,同比增长108.94%;归母净利润1.91亿元,同比增长1264.97%;扣非净利润1.89亿元,同比增长864.99%。“在智能手机领域,公司与多家客户的合作全面加深、产品满足

  • 净息差持续承压!民营银行业绩分化,下调存款利率“自救”

    2025-03-31 15:06:00

    出品|WEMONEY研究室 王彦强近期,6家民营银行先后以不同的方式披露了2024年经营数据,包括苏商银行、众邦银行、中关村银行、华瑞银行、民商银行和富民银行。在上述披露业绩的6家民营银行中,有3家营收实现正增长,2家出现下滑(众邦银行未披露营收)。从净利润来看,有4家实现增长,2家出现下滑。从资

  • 宁德时代:一季度净利增 32.85% 多家企业业绩亮眼

    2025-04-14 23:03:00

    宁德时代一季度净利润 139.63 亿元,同比增长 32.85%。 山东黄金一季度净利润同比预增 35.74%—61.45%。 新和成 2024 年净利润同比增长 117.01%,拟 10 派 5 元,一季度净利同比预增 107%—118%。 有研新材一季度净利预增 13076%—16370%。 四

  • 招银理财:2024年实现净利润27.39亿元

    2025-04-30 12:12:00

    4月29日,招银理财发布的2024年度信息披露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末,招银理财总资产240.71亿元,净资产231.02亿元,2024年实现净利润27.39亿元。截至2024年末,招银理财管理的理财产品余额2.47万亿元。(招银理财)

  • 广晟有色:一季度预盈4000万元至5000万元 同比扭亏

    2025-04-07 16:03:00

    人民财讯4月7日电,广晟有色(600259)4月7日晚间公告,预计2025年第一季度经营业绩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实现扭亏为盈,实现净利润4000万元至5000万元。上年同期净利润亏损3.04亿元。2025年一季度稀土市场行情企稳回升,公司加大生产力度,严控成本费用,强化市场研判和营销业务协同,顺价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