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增资而不募资 险企“补血”模式何以生变

  •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30 00:09:00    

资本金是险企稳健发展的底牌,在保险公司普遍面临“资本荒”、股权融资越来越难的当下,尚有“余粮”的险企开始另辟蹊径。

5月29日,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近日锦泰保险发布2024年年度股东会会议决议公告表示,该公司拟将增资扩股溢价所形成的部分资本公积转增注册资本。这已经是本月第二家宣布资本公积转增注册资本的险企,鼎和财险近日也有类似动作。资本公积转增注册资本与传统股权融资有哪些区别?为何越来越多中小险企开始选择这样的增资方式?

没有资金流入的增资

近日,锦泰保险发布的股东会会议决议公告显示,该公司拟以定向发行股票方式增资扩股溢价所形成的部分资本公积转增注册资本,以锦泰保险现有总股份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按每10股转增3.4股比例转增股份,预计共转增股份8.09亿股,合计转增股本8.09亿元。该公司注册资本将由目前的23.79亿元增加至31.88亿元,目前已审议通过《关于公司注册资本变更的议案》。

此前的5月14日,鼎和财险也宣布了类似动作。根据鼎和财险公告,该公司拟以资本公积向全体股东按持股比例同比例转增注册资本,注册资本从46.43亿元增加至60亿元,增资金额合计13.57亿元,各股东持股比例不变。

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传统股权融资是通过引入新股东注资或者原有股东追加投资,从而增加公司资本,这会带来新的资金流入,而且股东结构也可能会发生改变。

资本公积转增注册资本与传统股权融资相比有哪些不同?经济学家、新金融专家余丰慧解释称,资本公积转增注册资本的原理主要是利用公司在经营过程中由于股票溢价发行、资产评估增值等原因形成的资本公积,将其转化为公司的注册资本。这种操作不涉及现金交易,而是通过会计处理调整公司内部的资金结构。简而言之,就是将原本属于股东权益中的一部分资本公积转换为实收资本,从而增加公司的注册资本。

险企“补血”压力加大

可以看出,资本公积转增注册资本并不涉及外部融资,实际也并没有外部资金流入。为何险企依旧通过这种方式进行增资?

中国投资协会上市公司投资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支培元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相比传统融资方式,资本公积转增注册资本的方式无需额外筹集资金,操作相对简便快捷。一方面,当前保险行业竞争激烈,监管要求日益严格,充足的注册资本有助于提升偿付能力充足率,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满足监管要求。另一方面,这种增资方式可以提升公司的品牌形象和市场认可度,向外界传递公司资本实力增强的信号,有利于业务拓展和客户信任度提升。

此前,这种增资而不募资的增资方式更多出现在头部险企,一些头部保险公司股权结构复杂,股权融资难度大,会选择将未分配利润转增注册资本,或选择将任意盈余公积金转增注册资本。如今来看,一些中小险企也越来越多采用这样的增资方式。

谈及这种变化,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当前市场环境复杂多变,投资者对保险行业的投资意愿和信心受到一定影响,新股东引入难度增加。而原有股东可能因自身资金状况或其他因素,难以追加投资。在这种情况下,资本公积转增注册资本成为一种较为可行的替代方案。它无需外部资金注入,利用公司内部资金,既增加了注册资本,又避免了外部融资的诸多困难和不确定性。

不过,这些另类的增资方式更为考验险企的“自我造血”能力。业内人士指出,资本公积是公司重要的权益储备,无论是资本公积转增注册资本还是未分配利润转增注册资本,都需要保险公司自身有“余粮”。

北京商报记者 李秀梅

相关文章

  • 众观消费 | 美团Q2净利润暴跌89%:核心业务盈利“跳水”,非理性竞争下的增长困局

    海报新闻记者 秦建瓴 见习记者 王若羲 报道2025年8月27日,美团发布的2025年第二季度及半年度业绩报告,以一组“增收不增利”的极端数据,在资本市场掀起轩然大波。这份看似维持“稳健增长”的财报背后,不仅暴露了企业核心业务的盈利能力危机,更折射出本地生活服务领域非理性竞争加剧的行业隐忧。利润“断

    2025-09-01 13:38:00
  • 9月起,这些新规将影响你我生活!

    《住房租赁条例》自2025年9月15日起施行。《条例》规定,用于出租的住房应当符合建筑、消防等相关规定和强制性标准,不得危及人身安全和健康;厨房、卫生间、阳台、过道、地下储藏室、车库等非居住空间不得单独出租用于居住。出租人收取押金的,应当在住房租赁合同中约定押金的数额、返还时间以及扣减押金的情形等事

    2025-09-01 09:05:00
  • 上海电气上半年业绩亮眼:营收利润双升、订单破千亿 新质生产力驱动高质量发展

    8月29日盘后,上海电气(601727)正式披露2025年中期业绩报告。上半年,公司不仅实现了营业收入与利润的双重增长,新增订单规模更突破千亿元大关。同时,在核聚变、具身智能机器人等新兴业务领域,发展势头强劲,核心竞争力持续巩固。营收利润同步增长 核心经营指标持续优化2025年上半年,上海电气经营业

    2025-08-31 19:40:00
  • 多领域“硬核”数据传递积极信号 印证经济韧性强、活力足

    央视网消息:透过数据看活力。多个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经济发展保持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前7月全国社会物流总额超200万亿元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28日公布今年前7个月的物流运行数据。1—7月份,全国社会物流总额201.9万亿元,同比增长5.2%。高端制造、绿色低碳等领域物流需求增长强劲。1—7月份,

    2025-08-29 09:33:00
  • 知名品牌披露:暴跌!很多人用过它家产品

    从大街小巷尽人皆知的国民品牌,到依赖酒店渠道支撑主业,业绩常年不振的两面针(600249.SH)如何才能破局?8月27日,两面针半年报发布。2025年1至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22亿元,同比增长1.02%;实现扣非净利润481.13万元,同比大跌46.2%,近乎腰斩。另受资本市场波动影响,上半年

    2025-08-29 02:3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