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老龙头美景初现!太原又将新增一处网红打卡地!

  •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6 09:41:00    

老龙头生态治理初见成效

太原,历史文化名城,三山环抱一水中分。穿城而过的汾河,不仅是城市的生态命脉,也是延续千年的文化记忆。如今,汾河老龙头区域生态治理工程已进入收尾阶段,力争早日开门迎客。

5月23日,记者在工程现场看到,一期工程中的净因寺墙体加固工程、大戏台等已基本竣工,游客服务中心和文保展示园正在抓紧施工;二期工程中的多福路北延、土堂路建设,以及相应的配套管网、配套绿化、配套交通设施等也完成大半;三期工程中的河道拓宽疏浚、堤岸整治、跌水堰改造及周边绿化等,进度虽有差别,均在加速推进……

保护原有建筑

古今相融共生


老龙头区域生态治理项目坐落于尖草坪区净因寺东侧,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东北侧与窦大夫祠相邻,西南侧是崛围山红叶最佳观赏区,又紧邻汾河景区四期。这里山水林田与历史古迹相互交融,是太原山水文脉的重要所在。

窦大夫祠

为守护好这里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同时提升区域生态环境,项目立项之初,我市就确定了古今共生的理念,要求施工方对周边建筑进行保护性修复建设。


比如一期工程中最重要的净因寺东侧挡墙抢险加固工程,在现代工艺技术的加持下,明代挡墙上的裂缝已经悄然弥合,最要紧的是墙体“修旧如旧”毫无违和感;还有文保展示园,保留了不少的民房民宿,经装修装饰后与新建的仿古建筑浑然一体,形成了一个古今交融的文化景观;再就是大戏台,建筑本身采用传统的榫卯结构,屋顶为悬山加前出抱厦结构(榫卯、悬山、前出抱厦均为古建筑术语,指房屋结构及构成方式),屋面采用绿琉璃剪边、黄绿脊兽,彩画为旋子彩画(一种古建彩画风格,广泛用于宫廷、公卿府邸,因旋花图案而得名),与净因寺内原有的彩画风格一致、类型相似,戏台背后的几处照壁,所雕刻内容有的来自傅山典故,有的参考了《阳曲县志》,文化脉络清晰可见。


完善周边路网

方便游客抵达


由滨河东西路出发,经多福路、柴西路、呼留路等道路至老龙头,一路山峦叠嶂苍松翠柏、水流潺潺鸟语花香,诸多景色次第展开,如土堂大佛、土堂怪柏、西山叠翠、汾堰鱼嘴、窦祠春秋、烈石寒泉等,开放后必将成为我市又一处“网红”景点。

土堂怪柏


那么,周边路网及停车场所是否配套呢?5月23日,记者在进入景区的两条主要道路——多福路北延、土堂路施工现场看到,道路工程和管网绿化工程正在同步推进、交叉作业,绝大部分路段已经铺设了首层沥青。


现场施工人员介绍,现在正是施工的黄金期,首层沥青干燥后,还有透层油施工,沥青底层、中间层、表层的摊铺与压实,接缝处理等几道工序,工程预计6月底前结束。

土堂村新貌


道路尽头则是新建的土堂村停车场,占地面积约22800平方米,包含300余个车位和30余个充电设施,现已基本竣工。由于是依山而建,停车场南侧与西侧坡度较大,防止山体滑坡、碎石滚落是建设中的重点。


土堂停车场及护坡工程


据了解,区域护坡总长是340米,最高落差在30米到40米之间,需要进行填方处理施工(填方施工主要指的是在道路或者建筑工程中进行填土作业,目的是为了将地面平整化,并降低地基土体的承载压力),施工时采用了锚索锚杆片、石拱形护坡和钢筋混凝土拱形护坡,并在护坡上种植了三七景天和沙地柏等,不仅进一步保障了工程安全,也成为一道生态景观。

治理汾河河道

打造生态景观


按照规划,老龙头区域生态治理工程北起汾河出山口、南接汾河四期,其中三期工程聚焦汾河河道治理,是老龙头景区最重要、最具特色的部分,规划建设总面积17.7万平方米,建设内容包含河道的拓宽疏浚、堤岸整治、周边绿化和两个跌水堰的改造。

清淤疏浚、堤岸治理


其中,两个跌水堰改造是工程中的重点。施工人员解释说,跌水是园林水景工程中的一种重要形式,沟底多为阶梯形。简单来说,瀑布就是自然形态的落水景观,多与假山、溪流等结合;跌水则是规则形态的落水景观,多与建筑、景观墙等结合,呈现的都是水的坠落之美。瀑布之美是原始的、自然的,富有野趣的,更适合于自然山水;跌水则更具形式之美和工艺之美,更适合于简洁明快的现代园林和城市环境。


顺着水流漫步,很快就到了一号跌水堰,而有了上述“知识储备”,再看跌水堰就有些“豁然开朗”的感觉了。

鱼鳞坝


56米长大堤横跨河面,中间打造了“绿宝石”景观,西半幅的鱼鳞坝形成了灵动的跌水效果,阶梯形状也缓解了水流冲击力,东半幅的叠石错落有致,与不远处的西山叠翠、烈石寒泉遥相呼应,宛如一幅天然山水画卷。


随着工程加速推进,一幅山水林田相依、古今文化共融的生态蓝图正逐渐从图纸变为现实。

福喜稻田农耕园


再有两三个月,汾河老龙头区域必将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游览,成为太原一张璀璨的文旅新名片,向山西、中国,乃至世界展示这座古老城市的全新风貌。让我们共同期待这片区域的华丽转身,见证太原生态与文化建设的又一伟大成就!


来源:太原日报

相关文章

  • 太原西北二环新增探头

    8月28日,山西高速交警一支队四大队通报,我市西北二环新增一处交通探头,所有车辆测速值为80公里每小时。新增的探头位于太原西北二环高速(古交往吕梁方向)中足山隧道入口201Km+950M,所有车辆测速值为80公里每小时。另外,太古高速西山隧道危化品运输车辆全天全线禁止通行。违法监测卡口点位于太古高速

    2025-08-29 08:36:00
  • 山西一小区现“豹景房”,业主发视频请粉丝围观非洲豹“上下班”,园方:门票10元,欢迎近距离参观

    8月22日,山西一位拥有10多万粉丝的博主发视频说:“我家楼下的豹子又上班了,你们看一看哈。”来源:博主拍摄视频截图极目新闻记者注意到,此前上述博主也发布了多条“豹子营业”的视频。只见豹子们在室外或走或坐或卧,悠闲自然,也有回到豹舍的场景,其中有条视频,网友转评赞高达10多万。来源:博主拍摄视频截图

    2025-08-23 19:22:00
  • 第四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山西推介会在太原举办

      本报讯(记者孟婷)8月21日,第四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第一站推介会在太原举办,我省22家企业签约参加第四届链博会。  会上,中展集团负责人推介链博会,介绍链博会的地位、平台等作用;霍尼韦尔、GE医疗、中国工商银行山西省分行、晋能控股集团、山西鹏飞集团等企业代表,就借助链博会深度参与全球产业

    2025-08-23 07:37:00
  • 8月22日-25日,西安这些区域将停气

    8月21日,记者获悉,因燃气管网老化改造及维护施工需要,秦华燃气集团将于8月22日至8月25日对部分区域实施停气作业。燃气集团提醒,恢复供气后若出现燃气使用不正常等情况,市民应及时拨打燃气服务热线:96777。停气期间,请受影响用户提前做好生活安排,关闭燃气阀门,保持室内通风,确保用气安全。秦华燃气

    2025-08-21 10:44:00
  • 【多彩新论】小苔藓大生态

    贵州的喀斯特地貌占比超六成,是全国石漠化类型最多、程度最深、危害最重的省份之一,石漠化治理是曾是摆在这片土地面前的严峻课题。而石生苔藓的研究,为破解这一难题带来了曙光。不起眼的苔藓,如何“生”在岩石上?如何让石漠化的裸岩上“长”出大森林?苔藓的“小”,藏着地球进化的密码。作为最早登陆的植物,它带着数

    2025-08-13 20:3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