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老地方”,新希望:七旬老人与医生二十年后再次携手抗癌

  •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29 10:02:00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吴朝香 通讯员 张冰清

二十余年前,身患肠癌的单先生(化名)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下简称浙大邵逸夫医院)的手术台上,迎来了生命的转机。从那时起,这份历经生死考验的信任,便成了他与这家医院之间一道无形却坚韧的纽带。

不久前,例行肠镜检查的异常结果,拉响了肠癌复发的警报。如今已75岁的单爷爷没有丝毫犹豫,再次踏入了浙大邵逸夫医院的诊室。

“王主任,这次要麻烦您啦!”单爷爷的声音依旧洪亮,字句里满是对“老地方”的熟稔与亲近。肛肠外科王达主任医师立即起身相迎,双手紧紧握住老人的手。这双手,曾见证过无数次生命的博弈,此刻更承载着特殊的重量——它将在这场新的挑战中,为单爷爷再度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生命防线。

这么大年纪,经得起第二次手术吗

2025年初,单爷爷在一次例行肠镜检查中发现了异常警报。在升结肠的位置,一枚2厘米大小的肿物悄然生长,病理报告再次显示为腺癌。更令人担忧的是,腹部CT提示肠系膜淋巴结已有肿大。

面对75岁高龄、且有过腹部开放大手术史的患者,二次手术的风险让家属充满顾虑。“这么大年纪,还能经得起第二次手术吗?风险是不是太大了?”单爷爷的女儿忧心忡忡地向王达医生表达着担忧。

王达医生充分理解家属的忧虑。他立即启动医院强大的多学科诊疗(MDT)机制,联合麻醉科、心内科和临床营养科等专家,为单爷爷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的术前评估。

专家团队经过严谨分析达成共识:虽然患者年事已高并有手术史,但其心肺功能储备尚可,日常活动能力良好,没有绝对的手术禁忌症。关键在于选择最合适、最微创的手术方案。

与单爷爷二十余年前首次手术时相比,外科技术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微创技术成为主流,而浙大邵逸夫医院正是国内微创外科领域的先行者与引领者,拥有“量多、面广、创新”的显著优势。特别是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的应用,突破了人类视觉和手部灵活性的极限,将外科手术带入“更精准、更微创”的新时代,成为复杂手术,尤其是高龄、二次手术患者的理想选择。

王达医生介绍说,“此前我们对一位九十多岁高龄患者也实施了机器人手术,患者既往多次腹部手术史,腹腔内情况复杂,还好有机器人协助我们将病灶切除干净。” “考虑到单爷爷是二次手术,腹腔内黏连情况预计会非常复杂,”王达医生向家属详细解释治疗的方式,“达芬奇机器人系统拥有三维高清放大视野和仿真手腕器械,能在狭小空间内精准分离黏连组织,最大限度地保护正常器官。同时,仅需几个钥匙孔大小的小切口,术后疼痛轻、恢复快,对高龄患者至关重要。这是目前能最大程度保证根治效果并降低手术风险的最佳方案。”

医生供图

“透视眼”“机械手”精准施术,老人术后送上锦旗

手术日,在麻醉科团队的精妙护航下,王达医生沉稳地坐到达芬奇机器人控制台前。正如术前预判,腹腔内黏连严重:大网膜与腹壁致密黏连,部分肠管也相互粘连成团。在机器人放大的三维高清视野下,王达医生如同拥有了“透视眼”和“超能机械手”,精准地辨识组织层次,轻柔而果断地松解每一处黏连,清晰解剖出肠系膜血管,随后,完整切除包含复发肿瘤的肠段,并进行了彻底的淋巴结清扫。最后,利用机器人的高超稳定性与灵活性,顺利完成了肠道的精密吻合重建。整个高难度手术过程流畅精准,因为黏连严重复杂,耗时接近5个小时。

医院供图

随着术后快速康复的实施,术后第七天,单爷爷康复出院了,还特意让儿子制作了一面锦旗送到诊室。鲜红的绒面上,“仁心仁术克顽疾,机器人技续新生”十四个金色大字熠熠生辉,真挚地感谢王达医生团队运用尖端技术和高超医技,帮助他这位历经二十余年抗癌风雨的老人,再次成功击退病魔,赢得新生。

复查时,单爷爷精神矍铄,笑着问王达医生:“王主任,您看我这‘老机器’,还能再好好运转十年吗?”

“只要我们一起努力,坚持复查,保持好心态和健康生活,希望非常大!”王达医生笑着回答,诊室里充满了温暖而充满希望的笑声。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

  • “老地方”,新希望:七旬老人与医生二十年后再次携手抗癌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吴朝香 通讯员 张冰清二十余年前,身患肠癌的单先生(化名)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下简称浙大邵逸夫医院)的手术台上,迎来了生命的转机。从那时起,这份历经生死考验的信任,便成了他与这家医院之间一道无形却坚韧的纽带。不久前,例行肠镜检查的异常结果,拉响了肠癌复发的警报。如今已

    2025-08-29 10:02:00
  • 无人机变身“巡检员” 民治“电子哨兵”构建空中巡查体系

    在民治街道上空,无人机时而掠过道路与地铁口,精准捕捉车辆违停、非法揽客等动态;时而在城区街巷开展全域航拍,利用影像对比技术快速识别违建痕迹……这些翱翔的“电子哨兵”正以独特的视角,编织着城市治理的智慧网络,已成为民治街道治理现代化的空中利器。自2025年4月起,民治街道全面推进无人机AI巡检点位建设

    2025-08-28 15:47:00
  • 踢球时总是受伤?医生揭秘运动损伤的“破局之道”

    【来源:红网】手术现场。红网时刻新闻通讯员 阳颖 报道随着“娄超”步入白热化阶段,各家队员都使出浑身解数,赛场对抗实在激烈,但奔跑的也不全是球员,还有频繁入场的医护人员,这也给不少跃跃欲试的足球爱好者提了个醒,足球虽然魅力无限,但也是一项容易引发运动损伤的项目。“可能我在上场前没有充分热身,当时感觉

    2025-08-27 21:13:00
  • 脖子越来越黑竟是“砒霜”中毒?这种药很多人家里常备

    近日杭州市45岁的陈女士(化姓)发现自己的脖子越来越黑怎么也洗不干净她到医院一查自己竟然“中毒”了医院供图脖子“变黑”没在意到医院确诊慢性砷中毒一年前,陈女士照镜子时偶然发现自己脖子似乎“变黑了”,以为是没做好防晒,她起初并没放在心上。可渐渐地,陈女士不仅脖子越来越黑,长出了黑斑,这黑斑还蔓延至四肢

    2025-08-18 14:42:00
  • 济南国际医学中心精准服务企业,助力医疗器械注册提速增效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李培乐日前,济南国际医学中心管委会组织片区内6家医疗器械企业前往山东省食品药品审评查验中心,开展专项指导咨询活动。之后,部分企业赴山东省医疗器械和药品包装检验研究院交流产品送检技术问题。在此次活动中,山东省食品药品审评查验中心的专家们针对医疗器械注册过程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为

    2025-08-17 10:2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