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科学家观察到DNA开始解旋瞬间

  •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21 09:05:00    

来源:科技日报

原标题:科学家观察到DNA开始解旋瞬间

DNA示意图。图片来源:物理学家组织网

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的一项开创性研究首次直接观察到了DNA开始解旋的瞬间,揭示了使细胞能够准确复制其遗传物质的基本机制。这项研究使用冷冻电子显微镜和深度学习技术,捕捉到解旋酶与DNA相互作用的精微细节,提供了迄今为止最详尽的DNA解旋过程。相关论文发表在最新一期《自然》杂志上。

尽管科学家早已知道,解旋酶在DNA复制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但对其如何与DNA和ATP(三磷酸腺苷)协同工作,驱动DNA解旋的具体机制一直不清楚。此次研究表明,解旋酶通过15个原子状态,逐步解开DNA双螺旋结构。这一过程不仅标志着解旋酶研究的里程碑,也是在原子分辨率下观察酶动态行为的重大突破。

DNA复制的第一步,是解旋酶将双链DNA拆分为两条单链,这一步骤对于后续复制至关重要。解旋酶作为“纳米机器”,利用ATP作为能量来源,沿着DNA移动并解开双螺旋。随着ATP被消耗,解旋酶克服物理限制向前推进,逐渐增加系统的熵(无序度),从而实现DNA的分离。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解旋酶并非一次性完全解开DNA,而是通过一系列构象变化逐步破坏和分离DNA链。这种机制类似于捕鼠器中的弹簧,每当ATP被水解时,解旋酶就被推向前进,拉开DNA链。研究还发现,两个解旋酶可以在DNA上的不同位置同时工作,协调地在两个方向上解开DNA,提高了能量效率。

这些发现不仅增进了人们对生命基本科学问题的理解,也为开发新型纳米技术提供了灵感。基于解旋酶设计的节能机械系统,可以模仿其高效能机制,用于执行复杂的驱动任务。(记者张梦然)

【总编辑圈点】

对DNA解旋的开创性研究,用处可能超乎人们想象——它不仅深化了我们对遗传物质复制机制的见解,还提升了我们对细胞内复杂“分子机器”运作的认识;模仿解旋酶的工作机制未来可能创造出更加高效、精准的纳米机器人,用于执行各种复杂的任务,如药物递送或微观手术等;而通过对DNA解旋过程的直接观察,这种自然界精妙的弹簧机制也能为人们开发新型机械系统带来灵感。这项研究成果在增强我们洞悉生命本质能力的同时,也打开了一扇探索自然界奥秘的新窗口。

相关文章

  • 众观消费 | 美团Q2净利润暴跌89%:核心业务盈利“跳水”,非理性竞争下的增长困局

    海报新闻记者 秦建瓴 见习记者 王若羲 报道2025年8月27日,美团发布的2025年第二季度及半年度业绩报告,以一组“增收不增利”的极端数据,在资本市场掀起轩然大波。这份看似维持“稳健增长”的财报背后,不仅暴露了企业核心业务的盈利能力危机,更折射出本地生活服务领域非理性竞争加剧的行业隐忧。利润“断

    2025-09-01 13:38:00
  • 王子文谈新剧《目之所及》角色曲桐:以爱为囚的挣扎与女性觉醒​

    近日由王子文主演的电视剧《目之所及》备受关注剧中她所塑造的角色曲桐引发了不少观众的讨论而王子文本人也在微博发文深度剖析了曲桐这一角色的内心世界字里行间满是对角色的怜惜与理解也让更多人对这部剧充满了期待在微博中,王子文这样描述曲桐的遭遇:“以‘爱’为名编织着婚姻的囚笼,以‘为你好’为借口将你推向不幸的

    2025-09-01 11:47:00
  • 文博日历丨超强复原!一堆“碎片”拼出中国最早的“架子鼓”原型

    2600多年前的乐队“低音炮”“碎成渣”后“回炉重造”历经千年依旧闪耀如初被誉为“华夏第一建鼓”三个看点带你认识漆木建鼓012600多年前的乐队“低音炮”是整块楠木挖成的!1997年,在湖北当阳赵巷12号春秋楚墓的考古发掘中一件珍贵的漆木建鼓“破土而出”这一发现立即引起了考古界的高度关注因为它是目前

    2025-08-26 09:08:00
  • 前沿观察:自超滑技术的艰难突围

    从清华到深圳的迁徙,是一次从“象牙塔”走向“产业战场”的战略转型。深圳以其政策创新、产业链优势和市场活力,为“自超滑”技术提供了从实验室到市场的“最后一公里”解决方案文 | 汪斌宏观世界中,摩擦现象极其普遍——从日常生活中指尖的搓动,到工业生产中齿轮的咬合,且摩擦“必然”伴随磨损。直到今日全球还有逾

    2025-08-21 18:19:00
  • 跟着手绘画面回顾成都世运会的永恒温度

    当成都世运的华彩乐章归于尾声,那些跃动的焰火并未消散,它们化作无数璀璨的瞬间,在记忆深处奔涌——点开一张张手绘画面,再回到那些赛场内外的炽热瞬间。来源: 中国体育报

    2025-08-17 20:3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