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20年间惠及2000万人次!莞城“文化周末”点亮城市文化之光

  •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2 17:26:00    

2005年春天,一颗文化的星火在东莞莞城点亮。今年,“文化周末”迎来了它的20岁。

多年来,“文化周末”以晚会为带动,发展至如今,延展出大讲坛、合唱团、室内乐团等系列工程,涵盖了文化启蒙、文化研究等各个领域,既有“阳春白雪”,又有“下里巴人”,让群众都能在“文化周末”找到合适的文化需求。这些点点的文化星火,滋养了无数人的心灵,也终汇成东莞人共同的记忆。

文化周末大讲坛

随着东莞记忆首开区一期对外开放、南海卫城墙遗址发掘……让作为东莞城市原点的莞城重新聚焦了各界的目光,站在了东莞新一轮文旅发展的引领之位。去年,东莞正式获评中央首批城市更新行动资格,为莞城推动文旅融合发展带来了新机遇。在新的文旅项目繁华热闹之时,迎来20岁生日的“文化周末”,在坚守的同时,正悄然谋求着变革,加入这场城市文旅产业的大发展中。

文商旅融合,文化先行。早在20年前,莞城就提早锻造了“文化周末”这一品牌,为今天的文旅产业大发展埋下了种子。如今,多个文旅项目纷至沓来,莞城正在形成“产城人融合、文商旅融合”的新格局,焕发出新的文旅产业活力。

文化周末少年合唱团

文化周末室内乐团

与时代共鸣 为城市发展注入文化力量

改革开放让东莞这个农业县的经济迅速发展,从农业文明跑进了工业文明时代,成为世界闻名的制造业城市。在城市化进程中,人们迫切需要一种文化归属的安定,而在红红火火的工业发展之下,扎根于千年莞邑文脉的另一个东莞正悄然酝酿。

2005年4月15日的莞城文化广场报告厅里,一场《走进交响乐——交响乐鉴赏讲座》的演出以“表演+讲解”的形式开启了一个全国首创的文化惠民项目——“文化周末”。

2005年4月15日,文化周末晚会首场演出开演

从创立之初,“文化周末”就坚持文化惠民的初心,采用公益赠票的方式,让普通市民免费看演出。每周定期定点举办演出的方式,突破了传统基层文化服务的局限,开创了“常态化供给+社会化参与+精准化服务”的新模式;其“赏学并重”的活动特色更是开创了基层文化演出形式的先河。

“文化周末”的创立带来了一种全新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给当时处于“文化新城”建设的东莞注入强劲的动力。“文化周末”常态化的供给机制,统一的标识名称和系统化的管理,很快形成了一个高雅艺术文化品牌集群,一下子备受全国瞩目

从一台晚会开始,“文化周末”伴随着东莞城市发展的需要,在形式和功能上不断扩展,逐渐发展成为以文化周末晚会为主体,拥有文化周末大讲坛、文化周末少年合唱团、文化周末室内乐团、文化周末青少年管弦乐团等多个品牌的系统工程。2009年“文化周末”获评了“第三届文化部创新奖”,也成为了2010年后国家推动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的实践标杆。

“文化周末”获评“第三届文化部创新奖”

2007年5月,盛中国、戴玉强、余其铿、张国勇等著名艺术家齐聚东莞,共同为文化周末晚会100期奏响艺术最强音

20年的时间足够一个爱好艺术的青少年成长为一位成熟的艺术家;20年的时间,也足以影响东莞几代人的文化审美。20年来,全国各地的文化项目不断涌现,又在时代发展大潮中消逝,而“文化周末”在快速的城市发展中,一直在文化末端接触群众、服务群众,这种影响既润物细无声,又因为时间的跨度而足够深远。

京剧名家梅葆玖在文化周末

20年中,“文化周末”系列工程广泛覆盖城市各类人群,供给着城市不同人群的心灵需求,无数在东莞奋斗过的“2亿分之一”都曾在这里有过一个周末之约,无数的城市追梦者都曾在这里获得文化的滋养。

从东莞“文化新城”到“文化名城”,再到如今的“文化强市”,莞城没有让“文化周末”在原地停留,而是一路伴随城市的发展不断创新,持续贡献着文化的力量。

20年来,莞城通过“文化周末”用心倾听城市不同人群的文化需求,营造积极融洽的文化氛围,用文化塑造着城市的温度,折射着东莞的发展变迁。截至目前,文化周末晚会共推出883期,各类文艺活动、演出惠及2000多万人次。通过“文化周末”的邀约,国内外顶尖的演出团体登上东莞的舞台;莫言、贾平凹、王蒙、苏童、余光中、王鲁湘、单霁翔、靳尚谊等上百位名家来到莞城与市民近距离对话。无数青少年通过“文化周末”走上艺术的道路,各种本土文艺群体在这里获得最初闪耀的舞台……

莫言在“文化周末”

“文化周末”20年的坚守,在经济发展大潮下为东莞滋养出一片文化绿洲,为产业发展凝聚人心。在全国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项目中,它既是一个先驱者,更是一个守望者,它为许多地方提供了“先行先试”的宝贵经验,又用20年的坚守,在后来者面前树立起标杆,展现着东莞文化发展的前瞻性和坚韧性。

与潮流共舞 助力文旅大发展

如果说,工业搭起了东莞的骨架和脉络,那文化则塑造了东莞城市的气质和灵魂。作为工业城市,东莞外来人口众多,人口结构多元,多年来“文化周末”让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东莞、认同东莞、选择东莞,在这里不同的人群构建起自己与这座城市的文化联结。在时代的发展中,莞城也始终坚守着文化的阵地。这种坚守也让莞城在新一轮文旅产业发展中,再次站到了舞台中心。

新华侨大酒店焕新,引起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东莞记忆首开区一期开放,引发了文旅热潮;南海卫城墙遗址的发掘更是为莞城文旅产业的发展增添了历史的重量……新的文旅项目不断涌现,新的文旅热点繁华热闹,那么“文化周末”呢?在新一轮的文旅发展中,“文化周末”该承担什么新使命?

时光荏苒,20年后的文化周末剧场已经显出岁月的痕迹,但每次演出依然人气火爆。20年来,无数人在这个剧场留存了美好的记忆。

20年来,无数人在这个剧场留存了美好的记忆

一座城市文旅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共同的文化记忆和文化认同。如果说东莞记忆项目是通过老街活化,从物理上为东莞构建了一个共同的“东莞记忆”,那“文化周末”就是用20年的坚守,从人的角度塑造了曾在这座城市生活过的2亿人的文化回忆。

20年来,东莞城市人群在变化,群众的文化需求在更新,“文化周末”也在不断探索创新中,实现自我与城市的相向而行。在文旅大发展的机遇下,“文化周末”就如何助力文旅产业更“热”,助力东莞经济高质量发展,展开了深入且富有前瞻性的谋划、思索与行动。

接下来,文化周末晚会将进行更多创新探索,紧密结合东莞记忆项目等莞城各个文旅项目,走出剧场,走进文旅地标,来到市民身边。“文化周末”演出的内容,将更贴合城市年轻人群对文化生活的需求,找准文旅新发展背景下的文化惠民定位,通过不断探索,释放文化创造力,为文化强市和莞城高质量发展贡献新力量。

“文化周末”在无数人心中种下文化的种子

20年前,莞城种下的“文化周末”的种子,与今天的东莞记忆首开区一起,在文旅产业发展上给莞城带来更大的想象空间和人文优势。今天莞城文旅产业的大发展,离不开当年高瞻远瞩的提前规划,离不开这些年在时代发展中的文化坚守。

岁序更迭,华章日新。20岁的“文化周末”拾级而上,将以更加成熟有力的姿态融入新的发展。未来,“文化周末”将继续陪伴着城市的奋斗者,不断铸就着这座城市新的文化认同,绽放千年莞邑璀璨的文化之光。

文、图|记者 石梦卓 通讯员 莞城宣

相关文章

  • 长治市精准招商“拼”出发展新气象

    暮春,长治。招商引资,热潮奔涌。招商引资,是经济工作的“一号工程”,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今年以来,长治市深入贯彻落实全省“重大项目建设年”行动,坚决扛牢经济大市挑大梁的责任担当,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主抓手,拿出最坚定的决心、最坚决的行动、最精准的策略狠抓招商,方式向新、机制向优、服务向精、

    2025-04-30 17:02:00
  • 多地上演“一日两季”,大数据揭秘哪里气温“最任性”

    最近,我国多地进入一年中昼夜温差最大的时节,开启“季节随机模式”,不少小伙伴吐槽“穿短袖早上太冷,披外套中午太热”,穿衣节奏完全被打乱。未来几天,这种“一日两季”的天气还将持续。为何最近天气如此“任性”?昼夜温差最大的地方在哪里?乱穿衣模式还将持续多久?“早穿棉袄午穿纱”将持续 这些地方昼夜温差超2

    2025-04-30 07:24:00
  • 重磅!雷州擎雷书院落成启用→

    【来源:雷州发布】坚定文化自信,再续文化辉煌。4月29日,雷州市举行擎雷书院落成揭牌启用仪式活动。湛江市政协原主席、雷州市擎雷书院项目规划统筹负责人邓碧泉,湛江市委宣传部三级调研员閤先平,雷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魏晓燕,雷州市政协主席何培烈,雷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李晓军,雷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程丹丹

    2025-04-30 00:09:00
  • 诚邀广大跑友共赏长春之美,共赴书博盛会!

    来源:【中国吉林网】2025长春马拉松比赛将于5月25日激情开跑。作为该项赛事的重要预热活动,2025长马季·发现长春之美·城市定向赛目前报名工作已全面启动,比赛将于5月18日活力开跑。4月28日,赛事组委会负责人刘世昌做客中国吉林网,与广大网友畅聊赛事亮点。作为长春马拉松唯一官方授权的预热赛,该项

    2025-04-29 21:27:00
  • 贵马报名通道今开启 6月15日3.5万人开跑

    4月29日,记者从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5多彩贵州马拉松超级联赛(第三站)暨蒙牛·贵阳马拉松将于6月15日鸣枪开跑,此次贵马赛事以“爽爽贵阳,生态领跑”为主题,设置马拉松、半程马拉松、十公里、迷你跑四大项目,赛事总规模达3万5千人,为历史新高。本次赛道依然以“城市绿肺”为舞台,途

    2025-04-29 18: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