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说乡村 | 小煎饼借直播“出圈”,“摊”出共富路
-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7 16:00:00
【编者按】
乡村振兴,数字先行。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实施数字乡村强农惠农富农专项行动,为推动数字技术与农业农村深度融合指明了方向。
在江苏这片热土上,数字乡村建设蓬勃发展,村民的数字素养与技能正日益成为驱动乡村全面振兴的内生动力。在宿迁沭阳,晚间直播的“黄金时段”,一个村里同时直播带货的村民超过80人。手机成了“新农具”,直播成了“新农活”,提升农民数字素养与技能让数字红利惠及乡村。
由江苏省委网信办指导,扬子晚报/紫牛新闻推出系列融媒体报道《数说乡村》,讲述数字技术与乡村“双向奔赴”、深度融合的故事,展现江苏提升乡村数字素养与技能的生动实践。今天推出首期《直播赋能,小煎饼“摊”出致富路》。
数说乡村 | 小煎饼借直播“出圈”,“摊”出共富路
早上7点半,孟省村煎饼坊的鏊子已经烧热,高长云像往常一样开始摊煎饼。上糊、摊涂、翻转、起鏊,数十秒后一张热气腾腾的煎饼就摊好了。不同的是,通过高长云身旁架起的直播手机,全国网友不仅能看到她娴熟的技艺,还能直播间现场下单。

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直播带货为乡村发展带来了新机遇。在徐州市贾汪区汴塘镇孟省村,一张小小的煎饼,不仅变身直播间“爆款”,更成了带动当地村农就业增收、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的重要力量。
直播赋能,非遗变“爆款”
煎饼是徐州人餐桌上的“常客”,也是徐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在孟省村,村民几乎家家都会摊煎饼,一些农户还会在农村大集里卖。2021年村里建起标准化厂房,煎饼走上了产业化发展之路。

“四年前,我们建了标准化煎饼生产厂房,把村里烙煎饼的能手集中起来,制定标准化的生产规范和管理规程。”孟省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周亮算了笔账,1斤面糊能摊6张饼,每摊1斤1元钱,像高长云这样的能手一天能摊130斤左右面糊,每个月收入达3000多元。
孟省村一边把手工煎饼发展为村集体产业,一边抢抓互联网直播新机遇,创新了“标准化生产+电商+直播销售+线下销售”的模式。在周亮看来,直播不仅拓宽了销路,更提升了汴塘煎饼的品牌价值。通过直播,网友直观看到煎饼从原料选配到手工摊制的全过程,非遗技艺的透明化展示更赢得了消费者的信任。
去年双十一,汴塘煎饼受邀进驻头部主播直播间,卖出了66万的销售额。“当时卖的都是预售15天的产品了,网友们还问能不能加单。”周亮欣喜地说,直播让煎饼的市场一下子打开了,现在全国各地都有汴塘煎饼的粉丝。
以培提素,村民变主播
“家人们看,我们煎饼是玉米、小麦、高粱、花生、黄豆五种杂粮制作而成。”在孟省村电商直播基地,主播唐久凤正对着镜头熟练地介绍汴塘煎饼。

谁能想到,这位在直播间侃侃而谈的带货达人,一年前还只是孟省村普普通通的村民。聊起直播带货,唐久凤告诉记者,起初她也“晕镜”,紧张到说话结巴,通过村里组织的直播培训,现在她已成长为月入3000元的乡村主播了。
“我们请来专业直播团队给村民们现场示范,还组织培训课程,帮助村民熟悉直播行业。”周亮介绍,村里开设村民直播带货集训营,为村民尤其是农村妇女免费提供相关培训。孟省村组建了一支老百姓自己的带货团队,让直播带货可持续、成常态,像唐久凤这样的主播村里还有好几位。

一张桌子、一台相机、几盏聚光灯,这些简易的装备就组成了孟省村接地气的煎饼直播间。如今,汴塘煎饼线上日订单量稳定在1000单以上,年销售额超百万元。

周亮介绍,孟省村煎饼坊提供灵活的就业时段,让更多农村妇女参与进来。目前,煎饼工坊的员工已从最初7人,发展到现在近50人,每年为村集体经济增收30余万元。
文旅融合,流变变“留量”
直播间销售火爆的同时,孟省村巧妙将线上流量转化线下“留量”,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在煎饼坊内,孟省村打造汴塘煎饼非遗体验馆,游客在此可亲手选料、推石磨、摊煎饼,沉浸式体验非遗文化。
“很多粉丝看了直播专门来打卡。”周亮告诉记者,除了粉丝打卡,他们还联合旅行社打造研学游、非遗体验游等活动,吸引周边游客。在记者拍摄视频的两天时间里,非遗体验馆每天都要接待2组以上的体验团,每个团都有20人左右,成了传播汴塘煎饼文化的重要窗口。游客们一边摊制煎饼,一边品尝煎饼,临走时还不忘买上一份,体验感十足。

此外,汴塘镇连续举办四届煎饼技能大赛系列活动,吸引大量游客和媒体关注,进一步提升了汴塘镇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孟省村在电商方面的积极探索,仅仅是徐州贾汪煎饼产业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据悉,在直播销售的推动下,煎饼产业已成为徐州贾汪的特色名片。全区现有煎饼加工企业7家,经营煎饼业务个体工商户600余家,煎饼年产量达700余万斤,带动村民就业5500余人。
“小煎饼里有大文章。”正如周亮所言,手机成了新农具,直播成了新农活,这就是乡村全面振兴的新路子。未来,孟省村煎饼坊将继续加强品牌建设,探索标准化发展之路,让这张小小的煎饼在共富路上发挥更大作用。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王梦晓 见习记者 赵晨
校对 王丽丽
相关文章
-
河北易县:扩面转移确保不漏一户不落一人
易县:扩面转移确保不漏一户不落一人纵览客户端讯(河北日报记者寇国莹、徐华 见习记者李靖恬)“幸亏转移得早,昨天雨一停,我们就回家清理院子了。”7月26日下午,易县易州镇西庄村村民张文霞望着整洁的小院松了口气。她说,24日22时许,村外的排水渠溢水,湍急的水流倒灌进院子,村干部赶紧将他们以及周边的8名
2025-07-27 07:51:00 -
农旅融合 福建福鼎乡村蝶变引客来
中新网宁德7月25日电 (王婷婷吴舒琦)夏日清晨,薄雾未散,位于福建省宁德福鼎市前岐镇柯湾村的桃园里,果农陈兴进摘下一筐筐泛红的水蜜桃。采摘正忙时,手机铃响,柯湾村党支部书记陈斌的嗓音传来:“老陈,后取村那家咖啡屋要推‘鲜果特调’,你的桃子是头牌。”陈兴进忙碌着打包水蜜桃。 王婷婷 摄今年,陈兴进家
2025-07-26 21:33:00 -
乡村·乡土·乡情|第44集 杏花岭区榆林坪村
每一个乡村都有故事,每一处角落都藏着回忆。让我们一起走进乡村,用镜头展现乡村风貌,记录乡村故事,让乡村记忆在时光中熠熠生辉。视频审核:贾军红 马冬军
2025-07-25 10:34:00 -
党建引领绘就乡村“童”心圆——汉阴县平梁镇2025年暑期儿童关爱温情启航
本报讯(通讯员 刘万思如)7月23日,汉阴县平梁镇党建引领“三农”工作实践基地清河村分会场热闹非凡,一场以“爱”为名的暑期儿童关爱活动正式启动。该村“两委”、驻村工作队、县人民检察院志愿者、爱心妈妈及40余名儿童家长齐聚妇女儿童之家,通过组织联建、资源整合、服务下沉,探索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与儿童关爱深
2025-07-24 11:10:00 -
长子农商银行开展“整村授信”工作
黄河新闻网长治讯:今年以来,长子农商银行以“整村授信”为抓手,通过强化政银合作,积极组织各网点深入乡村、社区开展授信,通过摸清底数、梳理名单,着力做好宣传、建档、评级、授信,推进“信息采集、无感授信、有感反馈、便捷用信”,将支农支小金融服务做实做细,持续完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为乡村振兴注入资金活力。
2025-07-23 17:5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