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说乡村 | 小煎饼借直播“出圈”,“摊”出共富路
-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7 16:00:00
【编者按】
乡村振兴,数字先行。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实施数字乡村强农惠农富农专项行动,为推动数字技术与农业农村深度融合指明了方向。
在江苏这片热土上,数字乡村建设蓬勃发展,村民的数字素养与技能正日益成为驱动乡村全面振兴的内生动力。在宿迁沭阳,晚间直播的“黄金时段”,一个村里同时直播带货的村民超过80人。手机成了“新农具”,直播成了“新农活”,提升农民数字素养与技能让数字红利惠及乡村。
由江苏省委网信办指导,扬子晚报/紫牛新闻推出系列融媒体报道《数说乡村》,讲述数字技术与乡村“双向奔赴”、深度融合的故事,展现江苏提升乡村数字素养与技能的生动实践。今天推出首期《直播赋能,小煎饼“摊”出致富路》。
数说乡村 | 小煎饼借直播“出圈”,“摊”出共富路
早上7点半,孟省村煎饼坊的鏊子已经烧热,高长云像往常一样开始摊煎饼。上糊、摊涂、翻转、起鏊,数十秒后一张热气腾腾的煎饼就摊好了。不同的是,通过高长云身旁架起的直播手机,全国网友不仅能看到她娴熟的技艺,还能直播间现场下单。

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直播带货为乡村发展带来了新机遇。在徐州市贾汪区汴塘镇孟省村,一张小小的煎饼,不仅变身直播间“爆款”,更成了带动当地村农就业增收、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的重要力量。
直播赋能,非遗变“爆款”
煎饼是徐州人餐桌上的“常客”,也是徐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在孟省村,村民几乎家家都会摊煎饼,一些农户还会在农村大集里卖。2021年村里建起标准化厂房,煎饼走上了产业化发展之路。

“四年前,我们建了标准化煎饼生产厂房,把村里烙煎饼的能手集中起来,制定标准化的生产规范和管理规程。”孟省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周亮算了笔账,1斤面糊能摊6张饼,每摊1斤1元钱,像高长云这样的能手一天能摊130斤左右面糊,每个月收入达3000多元。
孟省村一边把手工煎饼发展为村集体产业,一边抢抓互联网直播新机遇,创新了“标准化生产+电商+直播销售+线下销售”的模式。在周亮看来,直播不仅拓宽了销路,更提升了汴塘煎饼的品牌价值。通过直播,网友直观看到煎饼从原料选配到手工摊制的全过程,非遗技艺的透明化展示更赢得了消费者的信任。
去年双十一,汴塘煎饼受邀进驻头部主播直播间,卖出了66万的销售额。“当时卖的都是预售15天的产品了,网友们还问能不能加单。”周亮欣喜地说,直播让煎饼的市场一下子打开了,现在全国各地都有汴塘煎饼的粉丝。
以培提素,村民变主播
“家人们看,我们煎饼是玉米、小麦、高粱、花生、黄豆五种杂粮制作而成。”在孟省村电商直播基地,主播唐久凤正对着镜头熟练地介绍汴塘煎饼。

谁能想到,这位在直播间侃侃而谈的带货达人,一年前还只是孟省村普普通通的村民。聊起直播带货,唐久凤告诉记者,起初她也“晕镜”,紧张到说话结巴,通过村里组织的直播培训,现在她已成长为月入3000元的乡村主播了。
“我们请来专业直播团队给村民们现场示范,还组织培训课程,帮助村民熟悉直播行业。”周亮介绍,村里开设村民直播带货集训营,为村民尤其是农村妇女免费提供相关培训。孟省村组建了一支老百姓自己的带货团队,让直播带货可持续、成常态,像唐久凤这样的主播村里还有好几位。

一张桌子、一台相机、几盏聚光灯,这些简易的装备就组成了孟省村接地气的煎饼直播间。如今,汴塘煎饼线上日订单量稳定在1000单以上,年销售额超百万元。

周亮介绍,孟省村煎饼坊提供灵活的就业时段,让更多农村妇女参与进来。目前,煎饼工坊的员工已从最初7人,发展到现在近50人,每年为村集体经济增收30余万元。
文旅融合,流变变“留量”
直播间销售火爆的同时,孟省村巧妙将线上流量转化线下“留量”,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在煎饼坊内,孟省村打造汴塘煎饼非遗体验馆,游客在此可亲手选料、推石磨、摊煎饼,沉浸式体验非遗文化。
“很多粉丝看了直播专门来打卡。”周亮告诉记者,除了粉丝打卡,他们还联合旅行社打造研学游、非遗体验游等活动,吸引周边游客。在记者拍摄视频的两天时间里,非遗体验馆每天都要接待2组以上的体验团,每个团都有20人左右,成了传播汴塘煎饼文化的重要窗口。游客们一边摊制煎饼,一边品尝煎饼,临走时还不忘买上一份,体验感十足。

此外,汴塘镇连续举办四届煎饼技能大赛系列活动,吸引大量游客和媒体关注,进一步提升了汴塘镇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孟省村在电商方面的积极探索,仅仅是徐州贾汪煎饼产业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据悉,在直播销售的推动下,煎饼产业已成为徐州贾汪的特色名片。全区现有煎饼加工企业7家,经营煎饼业务个体工商户600余家,煎饼年产量达700余万斤,带动村民就业5500余人。
“小煎饼里有大文章。”正如周亮所言,手机成了新农具,直播成了新农活,这就是乡村全面振兴的新路子。未来,孟省村煎饼坊将继续加强品牌建设,探索标准化发展之路,让这张小小的煎饼在共富路上发挥更大作用。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王梦晓 见习记者 赵晨
校对 王丽丽
相关文章
-
淅川:“农具T台秀”走出农民新风貌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孟向东 李栀子 通讯员 李金杭“老伙计,该你上场啦!”4月26日,淅川县金河镇王万岭村文化广场热闹非凡,61岁的村民王瑞停身着新衣,精神抖擞,手持陪伴了他20余年的锄头登上农具走秀T台,迈着矫健的步伐,踏着动感音乐走出“国际超模”的气场,台下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从俺爷开始,这把
2025-04-30 11:53:00 -
兴农富乡村 产业促振兴
茂名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取得成效,农林牧渔总产值实现连续5年超千亿元。王媛 摄岭南四月,春和景明。驱车行驶在包茂高速茂名段上,两旁荔枝林郁郁葱葱,枝头已经结出了青青幼果。再过半个月,茂名荔枝又将进入集中采摘期,为全球消费者带去清甜一夏。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不懈夯实农业基础,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过去一
2025-04-30 10:12:00 -
陕西移动定边分公司联合多方力量 共筑乡村健康安全防线
阳光讯(李娜 记者 李源)陕西移动定边分公司联合当地乡镇卫生院和属地派出所,在冯地坑村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活动,活动将网络义诊、身体检查与反诈宣传有机结合,为当地村民送去了一份特别的“健康与安全大礼包”。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旨在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而定边县此次创新性地将医疗
2025-04-29 19:43:00 -
城关镇:“法治大餐”进乡村 普法惠民暖人心
【来源:安康市白河县人民政府_镇情动态】为进一步强化村民法治观念,营造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4月25日上午,白河县司法局城关司法所联合县法院、县公安局城关派出所、县交警大队城区中队等单位,走进城关镇中营村开展“政法单位普法宣讲”活动,为村民送上丰盛的“法治大餐”。本次活动聚焦村民实际需求
2025-04-29 04:09:00 -
“乐购崂山 悦享生活”——2025年青岛市崂山区投入1800万财政资金促消费
来源:【闪电新闻】齐鲁网·闪电新闻4月24日讯记者从青岛市崂山区政府今天(4月24日)举行的媒体见面会上了解到,2025年,青岛市崂山区在商品、文旅、住房、养老、托幼、体育、乡村等全领域构建“大消费”格局,突出崂山在科创、数智领域融合发展优势,创新打造消费新场景,全面启动消费提振十大行动。(一)深入
2025-04-27 01:2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