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评论:“洋网红”让中国故事跨文化出圈
-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7 18:45:00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5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12月,我国网络视频用户规模达10.70亿人,占网民整体的96.6%。其中,短视频用户规模达10.40亿人,占网民整体的93.8%。随着我国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以及对外开放的日益扩大,短视频成为跨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洋网红”成为跨文化交流的重要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是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一群以“他者视角”讲述中国故事的“洋网红”在短视频平台异军突起,影响力不容小觑。从德国工程师在深圳展示5G智慧工厂的科技脉动,到非洲留学生直播体验高铁刷证“无感通行”;从意大利博主捧着《道德经》在武当山潸然泪下,到韩国博主泪洒青城山的文化共鸣......这些“洋网红”以多样的讲述,打破了西方话语霸权下对中国的刻板印象。但与此同时,这些“洋网红”在讲述中国故事的过程中亦产生了一系列问题。如何把这股来自民间的国际传播力量,转化为讲好中国故事的新助力,成了当下提升国际传播能力的关键问题。
一方面,“洋网红”在中外传播的过程中扮演三重角色,即中国发展的见证者、历史真相的传递者、跨国文化的摆渡者。
他们以亲历视角解读中国现代化发展。“洋网红”以“他叙视角”展示中国现代化面貌,像俄罗斯网红感慨中国移动支付便捷高效,德国博主于成都车展上对中国新能源汽车的蓬勃发展惊叹不已。此类视频使我们得以透过“洋网红”的目光见证中国发展,既传递出“洋网红”对中国科技腾飞、社会管理臻善的赞许,也让国外受众对中国现代化进程有了直观认知。
他们以双语叙事打破跨文化的认知壁垒。“洋网红”构建起跨越语言隔阂的理解桥梁,在敏感议题传播中展现出独特的文化穿透力。有来自日本的博主探访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旧址时,用日语向本国网民揭露被尘封的历史真相;有来自西方国家的博主在视频里向朋友讲述日本侵华历史,呼吁西方教育讲述全面客观的二战历史。通过“洋网红”的讲述,中国曾经遭受的苦难被世界更多听到。
他们用脚步丈量中华文化的多元魅力。通过沉浸式体验中华文化,“洋网红”将抽象的文化符号以一种可听可看的方式生动地传达给观众,在动态互动中彰显出中华文化的生命力。部分“洋网红”痴迷于中国传统艺术,走进京剧院,身着绚丽戏服,研习京剧唱腔、身段与表演技艺。还有“洋网红”深入中国少数民族聚居地,体验当地民俗风情,与少数民族同胞共庆佳节,参与歌舞表演,学习制作手工艺品。不少观众感动道:“谢谢你帮我们宣传中国文化,为你点赞!”这些视频淋漓尽致地展现出,中国文化的魅力不仅在于其多元性与包容性,也在于它所联结的友好情谊。
另一方面,部分“洋网红”在讲述中国故事时过度迎合流量逻辑,由此导致传播片面化、扁平化、表层化的危机同样不容忽视。
部分“洋网红”的视频存在迎合大众心理的选择性呈现,即选择性强化“中国速度”“中国奇迹”等符号化表达,迎合国内观众的期待心理。这类内容虽基于真实体验,但选择性忽略了发展中的矛盾或差异,形成了一种以偏概全的片面真实。
众多“洋网红”讲述中国故事的视频受算法推荐以及用户偏好的制约,倾向于不断重复已被验证的爆款模式,致使内容同质化现象蔚然成风。从选题策划到表现形式的高度趋同,既削弱了内容创新力,也限制了文化传播的深度与广度。
“洋网红”的视频大多采用轻松幽默的形式消弭文化隔阂,例如通过语言误用、习俗冲突制造笑点。这种娱乐化表达虽能扩大传播覆盖面,但也容易将文化差异简化为“走马观花式的奇观式展示”,缺乏对文化背景的深入解读,使得观众难以真正理解不同文化的内核与精髓。
那么,如何才能在跨文化传播中构建一个真实、立体、深刻的中国形象?跨文化传播如何从短暂吸睛的“快消品”,变成能沉淀价值、深入人心的“长效剂”?
未来突围需把握三个着力点:其一,政府要创新工作方法,协调多部门力量,加强政策支持,推动跨国合作与媒体融合,有效引导“洋网红”讲好中国故事。其二,短视频平台需整合资源,加强制度规范,提升传播效果,为“洋网红”提供良好发展环境。其三,激活民间力量,发挥代表人士作用,引导网民参与,促进跨文化交流。
当前,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中国故事的全球传播需要实现从“自说自话”到“对话传播”的策略转变。既保持“李子柒式”的诗意表达,也注重“洋网红”的多元活力。通过构建政府主导、平台运作、大众参与的协同机制,推动传播内容从表层向深刻跃升,传播效能从流量驱动向价值沉淀转型。行而不辍,未来可期。这些跨越国界的文化使者,正以“他者视角”的独特叙事,将中国现代化的蓬勃气象编织进世界话语体系。每一次真诚的表达都在消融偏见的坚冰,每一段生动的影像都在搭建理解的桥梁。让世界听见新时代的东方强音,共同书写属于人类文明的崭新篇章。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潘羿雯(武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023级本科生,武汉理工大学校团委宣传部青年发展研究中心成员)
指导老师:王军(武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
责编:王舒娴
相关文章
-
中国空间站多项太空实验已取得成果 未来将陆续开展千余项研究
中国空间站作为兼备有人参与和上下行运输等独特优势的“国家太空实验室”已开展了大量的实验研究,除了此次返回的科学实验样品之外,此前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哪些成果呢?三代“太空水稻种子”研究已取得初步成果在植物方面,中国空间站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从种子到种子的水稻全周期培养,获得了成熟的“太空水稻种子”,而且返
2025-05-01 06:56:00 -
深化交流共促发展 中国香港体操队来昆明交流互训
为增进香港与内地的体操文化交流及提升香港竞技体操发展,中国香港体操队一行十人近日来到昆明,在昆明市体育学校进行了为期9天的交流互训。此次互训通过集训、学术研讨、实地观摩等方式,搭建起两地体操文化交流的新桥梁。此次来昆交流学习的包括中国香港竞技体操队的8名运动员和2名教练员,中国香港体操总会表示,希望
2025-04-30 18:44:00 -
TCL夺冠2025年一季度电视出货榜,T7L Pro引领画质革新
近日,洛图科技(RUNTO)发布的《中国电视市场品牌出货月度追踪》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电视市场整体出货量达到884万台,同比增长4.7%。其中,TCL系品牌以超过200万台的出货成绩稳居第一,展现出强大的市场引领力。从整体来看,TCL、海信、创维(含子品牌)三大品牌合计出货535万台,
2025-04-30 10:26:00 -
重磅!雷州擎雷书院落成启用→
【来源:雷州发布】坚定文化自信,再续文化辉煌。4月29日,雷州市举行擎雷书院落成揭牌启用仪式活动。湛江市政协原主席、雷州市擎雷书院项目规划统筹负责人邓碧泉,湛江市委宣传部三级调研员閤先平,雷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魏晓燕,雷州市政协主席何培烈,雷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李晓军,雷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程丹丹
2025-04-30 00:09:00 -
诚邀广大跑友共赏长春之美,共赴书博盛会!
来源:【中国吉林网】2025长春马拉松比赛将于5月25日激情开跑。作为该项赛事的重要预热活动,2025长马季·发现长春之美·城市定向赛目前报名工作已全面启动,比赛将于5月18日活力开跑。4月28日,赛事组委会负责人刘世昌做客中国吉林网,与广大网友畅聊赛事亮点。作为长春马拉松唯一官方授权的预热赛,该项
2025-04-29 21:2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