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祭祖,慎终追远,传承文明
-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4 14:00:00
清明将至。很多中国人最重要与最紧迫的一件事是回乡祭祖,祭拜逝去的先人。在很多人心里,一年所有的节庆中,清明节的重要性甚至排到第一位。笔者与广东、福建、山东、湖北等地的朋友交流,很多人高度认同“春节可以不回家过年,但清明节不能不回家祭祖”。作为中华儿女,我们如此看重清明节,祭祖的时候,我们要去购买祭祀用品,我们要携家族的大大小小、男女老少齐上山抵达坟地,清理杂草、打扫墓地、磕头祭拜、燃放鞭炮。
《论语》说,“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追念先祖,牢记我们从哪里来,这是一种文明模因的传承。
我们去丧葬店买祭品的时候,我们上山祭拜的时候,我们很虔诚和真诚地完成这些事,通过购置祭品及祭拜先祖等行为与仪式,我们践行着对逝去亲人的思念、想念与怀念,我们在感恩先人,我们在传承文化,我们在祈福未来,我们在教育晚辈。完成这一事件的过程中,我们不曾感到害怕,我们亦不会有莫名的恐惧。因为我们知道,坟墓里的人是我们至亲至爱的人,若干年前,他们在世的时候,他们和我们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与互动,这些联系与互动深刻地影响着我们,助力我们健康与茁壮成长;现在,他们不在人世了,但我们每每回家(乡)时,依然选择去探望他们,和他们说说话,聊聊天,聊聊家里每个人的近况。虽然他们不在了,但他们依然以各种方式深刻影响着我们,改变着我们,形塑着我们。坟地前,我们会笑,我们会哭,我们会开心,我们会悲伤,我们所有的情绪正是我们与他们具有深厚与绵长亲密与亲属关系的明证。
当人们祭奠自己先人的时候,他们丝毫不怕进丧葬店,亦丝毫不怕上山在坟地前祭拜先祖。但是当涉及别人的先人的时候,有时候却呈现出另一种心态,不少人尤其是城里人会把丧葬相关的事物视为不吉。有居民小区楼下的丧葬服务店被小区业主把广告牌砸坏,店主也被打伤。有的丧葬店被人在店门口倾倒垃圾,以发泄不满情绪。公共墓地也被视为不祥之物,如果小区挨着墓地,那就成了“墓景房”,业主怨声载道,与开发商矛盾与纠纷不断。甚至就连路遇出殡的人群,都有人觉得是倒了霉。
这固然与千百年来“阴阳相隔”的传统思维有关,与流传已久的冤魂厉鬼的故事有关。但我以为,大可不必视祭祀物品和场所如洪水猛兽。
自己逝去的亲人是亲人,别人逝去的亲人也是亲人。相信自己的先人真的在天有灵,也是善良的,那么别人的先人,同样也是善良的“鬼”,同样值得敬重,而不需要畏惧,更不必厌恶。
有不少地方,民众并不视祭祀为不吉。我在重庆万州的兄弟老罗告诉我,“在万州,散布于各小区里的各种丧葬店毫无违和感”,因为那里的人认为死亡是人生的一部分,是每个人的必经之阶段。一个人的某位亲人走了,去丧葬店购置各种东西,给他穿衣服,给他做道场,给他梳妆打扮,敲锣打鼓地送他上山,让他风风光光地离开,到了清明或其他节日的时候,经常去坟前看望他、祭奠他。一切都是自然的。老罗说,“当我们持有这样的死亡观,我们就不会再惧怕丧葬店和坟地了”。
当我们可以理性与平静地面对死亡的时候,我们也可以同样理性与平静地面对丧葬店和墓地。因为这些场所,与我们的亲人和未来的我们自己高度相关,前者为我们的亲人和未来的我们自己进入另外一个世界提供各种贴心与精致的服务,让我们的亲人和未来的我们自己体体面面、风风光光地去到另外一个世界,后者是我们的亲人和未来的我们自己睡觉与长眠的地方。既然知道这两个地方与我们每个人的亲人及未来的自己都高度相关,还有什么好害怕的呢?
笔者的家乡位于鄂东南的一个小山村。打记事起,我家族里逝去的亲人的坟墓都在离家不远的地方,很多人家的墓地也都在房子后面不远的地方。小时候,我们会玩捉迷藏,很多时候会去墓地附近的草丛躲藏;放牛的时候,我们喜欢在墓地前面玩纸牌,或抓石子,或抓光棍儿,因为墓地前面通常有一块平整的空地,且旁边通常有几棵大树,夏天时可以遮阳,避免我们在玩耍的时候被炎炎烈日暴晒。我和同我一样常年在外打拼的乡亲们一直保持着一个习惯:回家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去坟前祭拜,告知先祖们我们回来了;离家前,我们会再去坟前祭拜,告知先祖们我们要离开了,祈求先人保佑与庇护我们。
我从不觉得我每次在坟前与先祖们的聊天与告知是所谓的“迷信”。我愿意相信先祖们真的可以听得见,我亦愿意相信他们真的可以保佑我和我的家人、庇护我和我的家人。生前,他们是我至亲的亲人,死后,他们依然是我至亲的亲人,他们永远都是我的亲人,我们永远都是一家人。
我亦听闻,鄂西南的利川市有一个叫鱼木寨的寨子,那里有一种特殊的丧葬文化——“人坟同屋”,部分山地土家族族民将祖坟修在家里。他们之所以不忌讳、不嫌弃、不害怕这样做,是因为他们认为祖先死后葬在家里同样能跟亲人在一起,同样也能守护这个家。这种特殊的丧葬方式表达了土家人对已故亲人的不舍,亦是他们笑对生死的一种态度。
世间诸物皆有生命周期,皆有生老病死。当我们知道丧葬店、坟地与我们和我们的先祖告别高度关联,与我们祭奠我们的先祖高度关联,与我们日后告别这个世界也高度关联,与我们的后代日后祭奠我们高度关联,与我们及我们的子孙后代对于“我从哪里来”“我们的先辈从哪里来”的认知建立与建构高度关联,或许,对祭祀有着这样的理解,再面对丧葬店或墓地的时候,我们会释然很多,舒心很多,坦然很多。因为本质上,它们就是我们和我们的先辈生命的重要庇护体系,它们就是我们和我们的先辈、我们与我们的后代生生不息发生联系的重要载体,它们就是我们生活的自然组成部分。
• (作者系广州大学社会学系教授,本文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姚华松
责编 辛省志
相关文章
-
蚊子叮人也有“时间表”和“颜色偏好”?防蚊妙招请收好
近日,广东发生输入引起的基孔肯雅热疫情此种传染病主要通过伊蚊叮咬传播属于蚊媒传染病,可防可治可控关键要做好灭成蚊、清积水、防叮咬那么,夏天如何科学驱蚊防蚊?一起了解蚊子更偏爱哪类人群?夏天有一种困扰是蚊子怎么不叮别人,只追着我跑?蚊子侦测和定位目标主要靠二氧化碳、热量挥发性化学物质等因素↓以下几类人
2025-07-27 20:01:00 -
张馨予分享第一次碰到聋哑外卖员经历,呼吁多给他们一些耐心,平台回应
极目新闻记者 柳之萌 胡秀文7月24日,演员张馨予在社交平台发文称第一次碰到聋哑人外卖员,并表示很顺利拿到了外卖,是一个很年轻的小哥哥,还夸奖:“平台很好,给他们就业机会”,呼吁大家多给他们一些耐心,“他们真的很好很努力也很礼貌”。评论区不少网友也分享了相同的经历,有人表示曾因不知道对方是聋哑骑手而
2025-07-25 00:06:00 -
粉丝在西安商场偶遇鹿晗,同款奶茶已售罄,大家只是围观互不打扰
7月11日、13日,歌手鹿晗在陕西西安举办演唱会。和其他城市一样,爱逛商场的鹿晗在休息期间,现身西安多个商场,多名网友表示曾偶遇其在喝奶茶。鹿晗和朋友正在点奶茶15日上午,粉丝小姜告诉极目新闻记者,她昨天下午6点多曾在中大国际偶遇鹿晗,当时她正和朋友在商场逛,准备去一家奶茶店打卡,没想到正好遇到鹿晗
2025-07-15 21:10:00 -
诺奖得主做客华南理工 介绍世界首个可单向旋转的人工分子马达
7月12日,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荷兰皇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荷兰格罗宁根大学伯纳德·L·费林加教授访问华南理工。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校长唐洪武会见来宾,并为其颁发荣誉教授聘书。唐洪武校长(右)向费林加教授颁发聘书 费林加教授来到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麟鸿论坛”,围绕“构建
2025-07-14 21:25:00 -
这里装得下公文包 也容得下安全帽!
近日 广东深圳持续高温午间时段有网友在地铁内看到不少建筑工人在不影响出行的空地处靠着墙根或坐或躺没人驱赶 没人用异样目光打量相关视频发布后评论区中不少网友为深圳的包容点赞“装得下公文包,也容得下安全帽”“建设者们回来看看以前工作的地方”还有网友表示深圳很多地铁车站内都有专门的纳凉区还提供饮用水和椅子
2025-07-14 09: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