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驾驶落地推广宜以安全为先
-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19 07:35:00
来源:证券日报
在资本的热捧与技术的快速迭代中,智能驾驶从科幻概念逐步落地为现实功能,成为全球汽车产业竞争的焦点。然而,当技术光环遭遇复杂路况、营销话术碰撞法律空白,智能驾驶行业暴露出的不仅是技术欠缺,更是一场关于信任与责任的博弈。
营销伦理方面,部分车企利用消费者对技术术语的认知模糊,以“L2+”“L2.99”等营销话术包装功能,将辅助驾驶与L3级自动驾驶混为一谈,使得用户过度信赖系统能力,导致安全隐患。技术成熟度方面,即便是技术领先的车型,在城市道路中,对施工围栏的误判、对异形车辆的识别延迟等问题频发,凸显出算法在复杂环境中的局限性。责任界定方面,现行法律框架下,驾驶员仍是“最后责任人”,但若系统误判导致事故,车企是否应承担技术缺陷责任?保险条款又如何界定人机责任比例?这些问题尚无明确答案。
笔者认为,要打破僵局,智能驾驶行业需跨越三重门槛。
一是提高数据质量。推动动态场景数据集建设,引入真实路况的连续帧标注,而非依赖静态图像。比如,制定动态数据采集标准,明确传感器数据频率、环境参数采集维度,并规范多源数据(摄像头、激光雷达、GPS)的时空对齐规则;建立多源数据融合机制,整合车企、第三方机构及公共道路数据,解决数据孤岛问题;引入AI分析模型,自动识别行人轨迹、车辆变道等动态事件,标注准确率需达95%以上,并建立人工抽检复核机制。
二是重塑宣传伦理。监管部门应强制要求广告明示技术边界,对虚假宣传企业处以罚款,并限制其参与智能驾驶示范项目,同时通过信用公示系统强化社会监督。车企应借鉴金融产品“风险提示”模式,构建“风险提示+技术说明书”双轨披露制度,避免误导性营销,如在广告中明确标注系统适用场景、硬件限制及软件版本。
三是完善责任框架。探索技术过错推定原则,同时建立第三方数据存证平台,确保事故可追溯。包括建立事故数据存证平台,要求车企实时上传车辆日志、传感器数据及系统决策记录,确保事故重现分析的客观性;完善责任追溯链条,对事故车辆实施从硬件到软件、再到数据的全生命周期溯源。
智能驾驶的终极目标绝非替代人类,而是构建人机协同的安全出行方式。在真正的L5级自动驾驶到来前,人仍是驾驶的核心。在此之前,与其追逐概念,不如踏实深耕。唯有以安全为基石,避免急功近利,才能真正实现科技平权。
相关文章
-
百度发布文心大模型X1.1
9月9日,百度宣布发布文心大模型X1.1。据介绍,文心大模型X1是基于文心大模型4.5训练而来的深度思考模型。升级后的X1.1主要采用了迭代式混合强化学习训练框架,一方面通过混合强化学习,同时提升通用任务和智能体任务的效果;另一方面通过自蒸馏数据的迭代式生产及训练,不断提升模型整体效果。相比文心X1
2025-09-09 17:02:00 -
海信璀璨真空头等舱冰箱IFA展斩获“年度产品创新成果”大奖
9月5日,在2025年德国柏林国际电子消费品展览会(IFA)期间,由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主办的“第二十一届中国家用电器创新成果推介”活动隆重举行。“海信璀璨真空头等舱冰箱”凭借行业领先的真空磁场保鲜技术,在众多参评产品中脱颖而出,荣获“年度产品创新成果”大奖,彰显中国智造在全球消费电子领域的创新实力。
2025-09-08 09:39:00 -
以案释法丨到餐厅吃饭摔倒 谁之过
聚餐变意外,女子在餐厅摔伤,餐厅认为责任主要在消费者身上,双方就赔偿问题僵持不下。惠安县市场监管局介入调查后,认定餐厅清洁不规范、警示不醒目为主要责任,消费者走路时看手机亦存在过失,最终促成餐厅退还餐费并赔偿。这起日前发生在惠安东岭镇的纠纷为公共场所安全责任敲响警钟。□泉州晚报社融媒体记者 廖培煌
2025-09-08 09:21:00 -
大连南京通过数据基础设施在全国率先完成双向跨域数据交易交付
记者日前从市数据局获悉,大连、南京两地数据企业在全国率先完成跨地区、跨连接器的数据交易、交付。以数据高效流通和创新应用,促进数据要素价值释放,进一步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据介绍,针对“找数用数难”“跨域加工难”“规模流通难”等数据领域共性难题,国家数据局自上而下谋划设计数据基础设施分层互联架构
2025-09-08 08:26:00 -
智绘新篇 聚力未来
9月5日到8日,由重庆市人民政府、天津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5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将在重庆举行。本届博览会以人工智能为主线,聚焦“人工智能+”和“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年度主题,汇聚全球精英,围绕智能产业核心议题,共谋产业发展新路径。2024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考察时强调:“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
2025-09-05 10:4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