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视频 | 重庆首款采茶机器人来了!2秒“拿捏”一芽一叶 全天采茶不疲惫

  •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31 18:27:00    

第1眼TV-华龙网讯(李舒)3月31日,在重庆市永川区茶山竹海街道市农科院茶研所科研试验基地,重庆首款“山地名优茶智能采摘机器人”正式亮相。这款由重庆邮电大学自动化学院朱浩教授团队与重庆市农科院茶叶所共同研发的采茶“神器”,它的出现,将缓解采茶工短缺的现状,加速在采茶生产环节实现“机器换人”。

机器人攻克了茶叶动态识别、无损采摘等关键技术。 第1眼TV-华龙网记者 刘钊 摄

茶树上的嫩叶冒出枝头,明前茶采摘已接近尾声。在一排排茶树间,这台采茶机器人如同一位训练有素的采茶姑娘,机身上的机械手灵活移动,精准地抓取嫩绿的芽头,随后利用风力巧妙吸取回收,动作一气呵成,实现对茶叶的无损采收。

一直以来,茶叶采摘机器人在农业采摘机器人领域研发难度最大。茶叶叶片不仅小巧娇嫩,还常常被树叶遮挡,再加上微风一吹,叶片摇曳不定,想要实现精准定位和采摘研发难度非常大。

重庆邮电大学自动化学院朱浩教授团队与重庆市农科院茶叶所共同研发山地名优茶智能采摘机器人。第1眼TV-华龙网记者 刘钊 摄

“春茶采摘季时间很短,采茶工短缺的问题由来已久。科研团队在有限的时间,攻克了采茶机器人‘看得清、定得准、采得好、能回收’四大难点。”重庆邮电大学自动化学院教授朱浩介绍,这款机器人结合重庆山地茶园特征及名优绿茶永川秀芽的采摘要求自主研发,借助人工智能深度学习技术,机器人就像拥有了一双“火眼金睛”,能够准确判断哪些是符合采摘标准的芽头,识别准确率达90%,和经验丰富的茶工不相上下。

科研人员展示山地名优茶智能采摘机器人效果。 第1眼TV-华龙网记者 刘钊 摄

在采摘定位精准度方面,甚至比人工还要更胜一筹,达到2—3年采茶经验的人工水平。目前采摘速度为每2秒采1个芽,可以全天候不间断作业,整体采收质量达到人工采茶水平。

科研人员调试机器人采摘设备。 第1眼TV-华龙网记者 刘钊 摄

朱浩表示,未来,科研团队将继续发力,进一步提升机器人的作业效率,推进设备轻量化升级,在采茶生产环节实现机器换人,加快茶产业智能化升级。

相关文章

  • 三措并举 重庆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绿色动力

    第1眼TV-华龙网讯(曹妤)过去5年,重庆在严格落实环境准入要求、助力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取得了怎样的阶段性成效?在9月10日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 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二场)——“十四五”时期重庆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成效新闻发布会上,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刘明作

    2025-09-10 17:27:00
  • 智绘新篇 聚力未来

    9月5日到8日,由重庆市人民政府、天津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5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将在重庆举行。本届博览会以人工智能为主线,聚焦“人工智能+”和“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年度主题,汇聚全球精英,围绕智能产业核心议题,共谋产业发展新路径。2024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考察时强调:“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

    2025-09-05 10:46:00
  • 上海电气上半年业绩亮眼:营收利润双升、订单破千亿 新质生产力驱动高质量发展

    8月29日盘后,上海电气(601727)正式披露2025年中期业绩报告。上半年,公司不仅实现了营业收入与利润的双重增长,新增订单规模更突破千亿元大关。同时,在核聚变、具身智能机器人等新兴业务领域,发展势头强劲,核心竞争力持续巩固。营收利润同步增长 核心经营指标持续优化2025年上半年,上海电气经营业

    2025-08-31 19:40:00
  • “老地方”,新希望:七旬老人与医生二十年后再次携手抗癌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吴朝香 通讯员 张冰清二十余年前,身患肠癌的单先生(化名)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下简称浙大邵逸夫医院)的手术台上,迎来了生命的转机。从那时起,这份历经生死考验的信任,便成了他与这家医院之间一道无形却坚韧的纽带。不久前,例行肠镜检查的异常结果,拉响了肠癌复发的警报。如今已

    2025-08-29 10:02:00
  • 重庆:300斤车轮高速上“狂飙”,司机开出2小时才惊觉

    S63秀松高速秀山段上演了一场现实版“轮胎惊魂”——两个重量达300斤的货车车轮在行驶过程中突然脱落,一路滚落至路面,而司机邓某却浑然不觉,继续驾车行驶了近70公里。所幸,脱落的车轮并未引发交通事故。执法人员迅速响应,排除路面险情后跨省追踪,最终将车轮“完璧归赵”,为车主挽回了3000余元的经济损失

    2025-08-27 15:1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