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视频 | 重庆首款采茶机器人来了!2秒“拿捏”一芽一叶 全天采茶不疲惫

  •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31 18:27:00    

第1眼TV-华龙网讯(李舒)3月31日,在重庆市永川区茶山竹海街道市农科院茶研所科研试验基地,重庆首款“山地名优茶智能采摘机器人”正式亮相。这款由重庆邮电大学自动化学院朱浩教授团队与重庆市农科院茶叶所共同研发的采茶“神器”,它的出现,将缓解采茶工短缺的现状,加速在采茶生产环节实现“机器换人”。

机器人攻克了茶叶动态识别、无损采摘等关键技术。 第1眼TV-华龙网记者 刘钊 摄

茶树上的嫩叶冒出枝头,明前茶采摘已接近尾声。在一排排茶树间,这台采茶机器人如同一位训练有素的采茶姑娘,机身上的机械手灵活移动,精准地抓取嫩绿的芽头,随后利用风力巧妙吸取回收,动作一气呵成,实现对茶叶的无损采收。

一直以来,茶叶采摘机器人在农业采摘机器人领域研发难度最大。茶叶叶片不仅小巧娇嫩,还常常被树叶遮挡,再加上微风一吹,叶片摇曳不定,想要实现精准定位和采摘研发难度非常大。

重庆邮电大学自动化学院朱浩教授团队与重庆市农科院茶叶所共同研发山地名优茶智能采摘机器人。第1眼TV-华龙网记者 刘钊 摄

“春茶采摘季时间很短,采茶工短缺的问题由来已久。科研团队在有限的时间,攻克了采茶机器人‘看得清、定得准、采得好、能回收’四大难点。”重庆邮电大学自动化学院教授朱浩介绍,这款机器人结合重庆山地茶园特征及名优绿茶永川秀芽的采摘要求自主研发,借助人工智能深度学习技术,机器人就像拥有了一双“火眼金睛”,能够准确判断哪些是符合采摘标准的芽头,识别准确率达90%,和经验丰富的茶工不相上下。

科研人员展示山地名优茶智能采摘机器人效果。 第1眼TV-华龙网记者 刘钊 摄

在采摘定位精准度方面,甚至比人工还要更胜一筹,达到2—3年采茶经验的人工水平。目前采摘速度为每2秒采1个芽,可以全天候不间断作业,整体采收质量达到人工采茶水平。

科研人员调试机器人采摘设备。 第1眼TV-华龙网记者 刘钊 摄

朱浩表示,未来,科研团队将继续发力,进一步提升机器人的作业效率,推进设备轻量化升级,在采茶生产环节实现机器换人,加快茶产业智能化升级。

相关文章

  • 上半年这些铁路开通!看看哪条经过你家乡?

    “从前开车从彭水县到重庆主城区要3个小时,现在坐高铁只需40分钟左右,简直像做梦!”6月27日,渝厦高铁重庆东至黔江段开通运营,誓要“做朋友圈里第一个体验者”的宋廷胜如愿以偿。最让他合不拢嘴的是,今后只需要一顿饭的工夫,在重庆工作的儿子就能到家了。这条“穿越山海”的新通道有多重要?渝厦高铁是我国“八

    2025-07-23 10:56:00
  • 我科学家提出肿瘤免疫治疗新策略

    7月19日,记者从西湖大学获悉,该校医学院研究员周挺团队揭示了树突状细胞在组织间隙迁移过程中被肿瘤微环境抑制的新机制。他们还提出利用Pde5抑制剂——西地那非,恢复树突状细胞功能的新型肿瘤免疫治疗策略。相关研究日前刊发在《自然》期刊上。“作为免疫系统的‘情报员’,树突状细胞负责将肿瘤抗原信息传递至引

    2025-07-22 11:33:00
  • 文旅部提醒:警惕以“旅游搭子”“定制师”“向导”等名义招徕游客

    封面新闻记者 粟裕7月9日,文化和旅游部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暑期旅游旺季来临,群众出游热情高涨,文旅部市场管理司副司长余昌国在会上提醒广大游客警惕“套路”,一些缺乏经营资质的个人或团队,以“旅游搭子”“定制师”“向导”“俱乐部”等名义招徕游客,在没有旅行社资质情况下经营团队游。文旅部市场管理司副司长

    2025-07-09 18:44:00
  • 深度对话祥峰投资夏志进:大家高估了机器人行业短期价值,低估其长期价值

    祥峰投资管理合伙人夏志进十年磨一剑,一家成立十年的机器人公司终于迎来高光时刻。7月9日上午,全球领先的自主移动机器人 (AMR) 公司极智嘉-W(Geek+,02590.HK)成功在港交所挂牌上市,不仅是年内港股最大规模的机器人企业IPO,还成为“全球AMR仓储机器人第一股”。以每股16.80港元发

    2025-07-09 09:32:00
  • 周周有大促、天天有活动!2025不夜重庆生活节7月11日启幕

    夜间经济一直是重庆的亮丽“城市名片”7月8日2025不夜重庆生活节新闻发布会官宣2025不夜重庆生活节将于7月11日启幕以“爱尚重庆・不夜生活”为主题聚焦夜间消费,突出“国际范・巴蜀韵”计划开展200余场系列活动实现“周周有大促、天天有活动”自2020年起重庆已连续5年举办“不夜重庆生活节”点亮夜间

    2025-07-08 22: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