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鲜报丨妙想照进现实!中国提出到2027年脑机接口关键技术取得突破
-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09 16:51:00
人类大脑,科学研究的最大奥秘之一。脑机接口,人脑对外的“通信通道”,借此可用“意念”与外界交流互动。

2月14日,2025年苏州市“人工智能+”创新发展推进大会暨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深度行(苏州站)活动现场展示的脑机接口智能装备。新华社记者 李博 摄
昔日的科幻场景,如今呼之欲出。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最新印发关于推动脑机接口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到2027年,脑机接口关键技术取得突破;到2030年,综合实力迈入世界前列……
“路线图”不仅清晰描绘了未来产业的前景,也宣告中国将继续勇攀这座科技高峰,为更多患者和家庭带来健康福音。
把薄如蝉翼的电极贴在患者硬脑膜上,失语者的心里话可以被“听见”。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脑机接口“北脑一号”帮助渐冻症患者重建交流能力。
瘫痪患者用脑控机械臂书写,盲人通过芯片接口“看见”光影……一批国际科技巨头正纷纷“押注”脑机接口。未来,随着技术不断发展,中风、帕金森等疾病将迎来更多的治疗可能。
脑机接口技术已有百年发展历史,近年发展势头迅猛。接口电极等关键器件亟待突破,技术落地应用仍有瓶颈,需要政策推动解决。
激活创新神经元!聚焦问题,此次出台的文件多措并举、精准出招。
靶向攻关——
加快植入式设备研发突破;创新额贴式、耳贴式、入耳式、发夹式等产品形态,研制头盔、头显、眼镜、耳机等集成式脑机接口产品;研发超低功耗、高速率、高可靠的通信芯片;完善脑信号编解码软件……
意见对全产业链进行梳理,聚焦当前和今后发展亟待突破的关键环节,逐一进行科技攻关部署。
此外,意见还明确了核心软硬件强基工程、整机精品工程等重点工程。包括开发基于脑电的情绪状态检测系统,研发脑控机器人、脑控计算机、脑控家电等产品,开发基于脑电信号反馈的外骨骼产品。
加快落地——
意见专门提出支持检测评估机构发展,建立产品测试规范,研发脑信号检验检测专用仪器,明确布局建设产品中试平台,组织开展重点任务揭榜挂帅,加速新产品研发和产业化应用。
值得注意的是,意见还聚焦工业制造、医疗健康、生活消费三个场景,谋划应用拓展,如推动危险品、核能、矿山、电力等重点行业先试先用;通过脑机接口产品实时监测分析大脑活动特征,预防潜在健康问题;利用脑机接口监测驾驶员生理状态,及时提醒困倦、注意力不足、反应迟缓等异常状态。
强化支撑——
意见提出,分级分类建设孵化器和产业园,发展壮大脑机接口领域领军企业,实施启航企业培育工程,推动脑机接口与人工智能、新材料、机器人等领域企业合作。
此外,意见还要求建立脑机接口技术标准体系,布局标准化发展路线图;持续推动伦理研究,建立健全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治理体系;加强相关学科专业人才培养,布局建设未来技术学院、现代化产业学院等特色学院。
让新技术稳妥驶上“快车道”,相关部门和地区也推出相应举措。
国家医保局印发《神经系统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试行)》,设立了侵入式脑机接口置入费、取出费等价格项目;北京、上海等地发布行动方案,针对脑机接口领域的监管政策、临床试验、产业集群等给出了明确发展方向;国家科技伦理委员会人工智能伦理分委员会研究编制了脑机接口研究伦理指引……
在这场关乎人类健康福祉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我们正在加速,未来可期!
策划:陈芳
记者:周圆、董瑞丰
来源:新华社
相关文章
-
新华鲜报丨妙想照进现实!中国提出到2027年脑机接口关键技术取得突破
人类大脑,科学研究的最大奥秘之一。脑机接口,人脑对外的“通信通道”,借此可用“意念”与外界交流互动。2月14日,2025年苏州市“人工智能+”创新发展推进大会暨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深度行(苏州站)活动现场展示的脑机接口智能装备。新华社记者 李博 摄昔日的科幻场景,如今呼之欲出。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
2025-08-09 16:51:00 -
“花”式产业绽放沃野
7月,又到一年黄花采摘季。凌晨4点,在山西大同云州区西坪镇唐家堡村,村民们头戴探照灯开始了工作。记者在一旁跃跃欲试。“这株采早了,明天采合适。”“选哪朵黄花摘得靠经验,是个眼力活儿,采摘时要轻、巧、细、快,不能损伤花蕾。”村民杨瑞仙一边说一边为记者示范采摘方法,只见她左手扶住花葶,右手中指一顶、食指
2025-07-28 16:08:00 -
穗多家医院加强排查与物资储备
7月26日,广州市黄埔区黄埔街道消杀站开展防蚊灭蚊行动。南方日报记者 钟志辉 梁文祥 通讯员 魏世嵘 摄7月25日,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发布13家登革热、基孔肯雅热(下称“两热”)定点收治医院信息表,覆盖全市11个区。南方日报记者走访发现,除定点医院外,广州多家医疗机构已启动防控演练,加强排查与物资准备
2025-07-27 08:09:00 -
鲲济(厦门)人工智能研究院在福建省福州市成立
云南网讯(通讯员 马宇飞)日前,鲲济(厦门)人工智能研究院在福建省福州市成立,旨在整合国内外优势资源,推动智能化原创产品的研发与应用。成立仪式上,来自武汉大学、云南大学、贵州医科大学、福建省人民医院、福州大学等多位高校和医疗机构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一重要时刻。云南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张德海教授
2025-07-26 12:12:00 -
非遗酸汤 香飘更远——黔东南加速推动酸汤产业迈向百亿集群
7月16日,雷山西江千户苗寨长桌宴上人潮涌动,广东游客刘莉仰头饮尽红酸汤,眼眶发烫:“这酸里有种野劲儿,像把整碗米酒吞进肚子里!”酸香蒸腾间,已彻底征服游客的味蕾。“三天不吃酸,走路打蹿蹿”这句谚语承载着苗侗先民“以酸代盐”的智慧。酸汤制作技艺已深植黔东南基因:2013年,凯里红酸汤获得国家地理标志
2025-07-22 12: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