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给个人隐私保护再加把“锁”?
-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20 20:53:00
原标题:新闻1+1丨如何给个人隐私保护,再加把“锁”?
近日,新一起引发广泛关注的网络暴力事件,再次引起了大家对于个人信息安全的担忧。一个未成年人,只是因为不满互联网上一名网友对某位韩国明星的评论,于是就在社交媒体,公开了包括该名网友在内的多名网友的隐私信息,包括真实姓名、身份证号、手机号码、单位信息等等;而该名未成年网友,也遭到了同样的对待。那么,为什么会发生“开盒挂人”的情况?这些个人信息是如何被泄露的?我们又该怎样为公民的个人信息,再加一把安全“锁”?
成本低、产业化、链条长!“开盒”背后已形成专业黑灰产业链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互联网法治研究中心主任刘晓春:为什么指定一个人的名字,就能够“开盒”把对方的信息给调取出来,甚至能把五年时间的个人信息非常精准地调出来?
如果说以前的“人肉搜索”更多的是个人之间泄私愤,现在“开盒”乱象的背后,其实已经有了一条链条很长的黑灰产业链,形成了一套商业模式,前端成本也不高了,有些情况下,可能几百块钱就可以开一个“盒”。目前“开盒”乱象,整个呈现出的是成本低、产业化、链条长的特点。
受害者也可能会成为施害者?如何看待“开盒”乱象对未成年人的影响?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互联网法治研究中心主任刘晓春:对于未成年人来说,以前我们更多讨论关注的是针对未成年人的“开盒”,这种情况可能会对他们所造成的身心损害,因为未成年人在认知方面,人生观、世界观还处于形成过程当中,特别是低龄未成年人,他们很容易受到外界影响。
但现在我们发现了另一个问题,那就是有的未成年人也学会了“开盒”,受到一些不良行为的影响后,他们也会认为这是一种发泄情绪,攻击他人的一个方式。同时我们也发现,“开盒”的技术,听起来好像是需要一个犯罪集团才能完成的事,现在已经变成简单到小孩子都能去使用技术,门槛真的是非常低了。这对于未成年人造成的侵害,远远超过了我们的想象,而且现在未成年人参与到一些“饭圈”中,网暴变成集体行为,也是产生“开盒”现象背后的一个原因。
“开盒”者,要承担怎样的法律后果?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互联网法治研究中心主任刘晓春:对于“开盒”这个行为,无论是从侵犯个人信息的角度,还是网络暴力的角度去看,都会对受害者的身心健康,他们的合法权益造成非常严重的损害。
从个人信息侵害的角度来看,我们国家的法律制度里规定了相关的民事责任、行政责任,严重的情况下还会有刑事责任,也就是会构成犯罪。
在刑事责任方面,根据《关于依法惩治网络暴力违法犯罪的指导意见》规定,组织“人肉搜索”,违法收集并向不特定多数人发布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符合刑法第253条之一规定的,以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定罪处罚。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涉及未成年人违法“开盒”,如果未成年人的年龄很小,即使不用去承担刑事责任,相应的民事责任也将由监护人来承担。
个人隐私信息何以被泄露?又该如何从源头打击治理?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互联网法治研究中心主任刘晓春:“开盒”背后的黑灰产业链,这么多年我们不停地打击,它也在不停地通过新技术迭代出新。
个人信息泄露问题的原因,既有这些年积攒下来的存量数据库的泄露,也有新信息的泄露,包括通过现场即时数据捕捉和搜寻而来。另外,数据库中的数据也有可能是来自黑客索取,通过技术手段,将不同的数据库叠加起来,或者进行“碰撞”产生。还有一种可能是某些单位、机构组织内部有“内鬼”,否则怎么能够精准得到一些个人公共服务的数据?而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可能又会对信息进行加工,而且是在海外通过技术或工具加工,这也是打击治理上的难点之一。
而解决问题,我们也要抓住一些痛点和关键点,比如对加大对黑客的打击,对单位内部数据安全也要加强保护措施,揪出内鬼之后严惩。同时,我们对公开场合能够看到的一些现象,也要进行严厉打击,比如有人公开叫卖,公开去征集“开盒”,在这个过程中把全链条的打击措施建立起来。
个人信息泄露屡禁不止怎么办?法律已相对完备,重点是如何落地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互联网法治研究中心主任刘晓春:现在我们国家相关的法律体系,包括个人信息保护法、数据安全法以及一系列配套行政法规、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的出台实施,我国信息安全事业取得长足发展,相关技术标准也已经比较完备了,个人信息相关的基本规则包括责任也都非常明确规定出来了。
治理方面,更重要的是实施落实中的难点,比如涉及数据保护的技术标准,要能够有一套完整的评估程序,去确定企业到底有没有做到。另外,对于比较严重的黑客攻击,包括内鬼泄露数据,这些年技术和犯罪方式也在不断迭代更新,如何针对这些规律去精准打击,并且加大打击力度,这是接下来我们需要重点去推进的工作。
来源: 央视新闻客户端
相关文章
-
首届娄底文化艺术季丨非遗山歌号子齐上阵,娄底这场晚会飘出地道“湘中味”!
9月8日晚,2025年首届娄底文化艺术季之“幸福娄底·百姓舞台”文艺晚会浓情上演。整场演出根植娄底本土文化,以非遗、民俗、真实故事为底色,洋溢着浓郁的湘中地域风情和新时代文明气息。百姓文艺有“行道”。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梅山武术拥有了不同年龄段的传承人。“这是谁家的妹几伢子,小身板端得正,小脑
2025-09-09 10:25:00 -
大连南京通过数据基础设施在全国率先完成双向跨域数据交易交付
记者日前从市数据局获悉,大连、南京两地数据企业在全国率先完成跨地区、跨连接器的数据交易、交付。以数据高效流通和创新应用,促进数据要素价值释放,进一步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据介绍,针对“找数用数难”“跨域加工难”“规模流通难”等数据领域共性难题,国家数据局自上而下谋划设计数据基础设施分层互联架构
2025-09-08 08:26:00 -
智绘新篇 聚力未来
9月5日到8日,由重庆市人民政府、天津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5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将在重庆举行。本届博览会以人工智能为主线,聚焦“人工智能+”和“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年度主题,汇聚全球精英,围绕智能产业核心议题,共谋产业发展新路径。2024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考察时强调:“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
2025-09-05 10:46:00 -
NeurIPS近3万投稿爆仓,强拒400篇论文,博士疯狂内卷,AI顶会噩梦来袭
AI顶会,一场「爆仓危机」正在上演。由于会议场地限制,NeurIPS 2025正通知「高级领域主席」(SAC),拒收已被录用的论文。一位SAC爆料,大约400篇论文直接被砍掉,即便是三位审稿人和AC已通过初审。她吐槽,这太不公平了。若是容量不够,应该把会议拆分、扩容,而不是随意拒收这么多论文。此前I
2025-09-01 15:27:00 -
出租出借银行卡,当心涉嫌帮信罪!
在网上寻找兼职时,上海闵行某学校学生高某看到招募消息:出租、出借银行卡,帮助转入转出钱款,就能获得报酬。进一步了解后,高某意识到,这是为电信网络诈骗洗钱的渠道。但出于金钱的诱惑,高某还是决定参与。高某认为,想赚大钱,还得形成规模。他找到学生顾某和师某等人,邀约一同参加。此后,高某负责与“上家”沟通联
2025-08-31 14:5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