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观酒|年报后“上星”一季报扭亏,ST春天靠听花酒能走多远

  •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6 14:07:00    

ST春天在今年第一季度遭遇了“冰火两重天”。

近日,青海春天(即ST春天)先后披露2024年报和今年一季报,2024年报数据来看,该公司去年营收为2.7亿元,同比上涨26.36%;扣除与主营业务无关的业务收入和不具备商业实质的收入后,该公司营收达2.24亿元,年内归母净亏损1.98亿元

在“新国九条”出台后,沪深交易所修改了上市公司退市相关规定,3亿元年营收成为决定亏损上市公司会否被“上星戴帽”(*ST)的红线,在此数据影响下,2024年未能通过“考核”的ST春天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个股“上星”更名为*ST春天。

作为近年白酒行业“备受关注”听花酒的母公司,ST春天在去年并没能依靠这一“天价白酒”实现扭亏摘帽,反而因为去年第四季度“突击增收”遭到质疑。不过在一系列争议过后,南都湾财社-酒水新消费指数课题组记者发现,今年一季度听花酒开始发力。根据同期披露的一季报数据,ST春天今年一季报营收为8355.9万元,同比下降1.11%,但是归母净利润为891.8万元,同比实现扭亏为盈。

那么,在白酒深度调整期且酒水消费价格带出现变化的大背景下,听花酒能否带着ST春天打赢保壳之战并实现“脱星摘帽”,这成为酒水年报季中备受关注的热点之一。但是在酒水深度调整的大背景以及听花酒的市场状况来看,ST春天可能更依靠传统业务来“保壳”。

卖酒一个月收入顶半年,去年“精准踩线”被质疑

据南都湾财社记者了解,ST春天被“上星”的主要原因,与其去年第四季度“突击增收”有关。

今年1月,ST春天发布业绩预告,预计2024年营收为3.11亿至3.39亿元,扣除与主营业务无关的业务收入和不具备商业实质的收入后,营业收入为3.05亿至3.33亿元,精准“踩线”上交所3亿元营收的“红线”。不过,按照ST春天三季报营收1.98亿元来计算,第四季度ST春天的营收超过1亿元。

这种收入暴增和“精准卡位”引发了上交所问询,上交所要求ST春天说明第四季度营收暴增的合理性,是否存在突击确认收入、规避退市的嫌疑。

今年2月26日ST春天对上交所问询的答复公告中显示,上交所对ST春天营收真实性等问题提出质疑。(截图来源:公司公告)

对此,在今年2月26日,ST春天在回应上交所质疑时表示,白酒行业存“四季度旺季效应”,叠加媒体广告投放恢复、线下品鉴活动增加及经销商激励政策调整,使得当季酒水销售达5420万元,占全年该业务收入的47.33%。

ST春天还表示,酒水业务经销商为预收货款进行销售,协议约定不得退货,根据合同约定的交付方式,“公司收到货款后,将商品发送至经销商或经销商指定的地址,在核实数量及商品外观进行签收后,确认收入,不存在未满足收入确认条件而确认收入、年底突击确认的情形”。

不过,当时负责年审会计师政旦志远(深圳)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下称政旦志远)初步认为,ST春天管理层出于营业收入指标方面的压力以及面临新退市规则中营业收入指标影响,2024年度特别是第四季度营业收入大幅增长,可能导致收入确认存在重大错报风险。

随后在今年4月17日,政旦志远经过阶段性审计后,初步认定ST春天去年营收将不足3亿元,其中针对ST春天的白酒业务,政旦志远方面认为,去年第四季度尤其是12月,ST春天酒水营业收入异常增长,占全年该页数销售收入的50%左右,例如旗下客户如众香国、苏州金独花等客户去年12月销售异常增长,该公司白酒市场规模有限且产品并非稀缺商品,经销商大规模提前采购的行为不符合行业常规。此外,ST春天去年1月对成都听花令一次性确认销售收入2654.83万元,但是该客户大部分酒水尚未实现对外销售。

随后ST春天与会计师事务所沟通并进行了调整,并对业绩预告作出更正,在该公司最新《审计报告》中,政旦志远称财务报表公允反映了青海春天2024年12月31日的合并及母公司财务状况以及2024 年度的合并及母公司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我们获取的审计证据是充分、适当的,为发表审计意见提供了基础”。

央视3.15曝光而被罚,“复出”后主打“稀缺”与“高价”

当然,相比去年末一个月“卖”了半年销售收入的酒,听花酒备受熟知的,莫过于去年央视3.15曝光的涉嫌多项虚假宣传事件。

去年3月15日,“央视315晚会”曝光其涉嫌多项虚假宣传等问题,虽然听花酒选择“硬刚”的方式进行回应,但最终却遭到“全网封杀”以及监管部门的进驻调查。据南都湾财社记者此前报道,在听花酒涉嫌虚假宣传后,产品在各大电商平台下架,部分线下体验店停业整顿,证监会还派出检查组进驻青海春天进行检查。

同年5月,青海春天旗下两家全资子公司因进行了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违反了《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相关规定,受到了行政处罚;与此同时,由于青海春天连续三年亏损,个股也被ST。

不过南都湾财社记者注意到,在前述行政处罚和被ST后不久,听花酒便“强势复出”,并且从主打“健康牌”转变为主打稀缺与高价。根据此前报道,ST 春天对听花酒的销售策略主要为四点:其一是删除了关于健康方面的功能性表述,包括员工销售话术取消了健康相关的内容;其二则是750ml的标准装产品,经销商结算价格提高至3989元/瓶;其三是将58600元/瓶的精品装(750ml)转至境外销售;其四则是塑造“稀缺性”,未来10年听花酒的总产量为3万吨,每年市场投放量为3000吨左右,其中计划内经销商拿货量为1000吨,计划外为2000吨。

产品重新“上线”后,听花酒的经营策略也得到改变。(截图来源:青海春天公司网站)

随后,ST春天逐步恢复听花酒的传播推广,以广告投放、线下品鉴会、端活动赞助等系列市场营销活动,包括听花酒旗下体验店全部重新开业,并且在同年7月底在国内超15万个电梯广告牌进行信息“轰炸“,此举一度引起各界的关注和讨论。

虽然听花酒从去年下半年开始重新恢复市场活动,但是由于旗下产品定价较高、经销商少以及互联网渠道被下架等,导致产品在市场和消费端流通相对较弱,这也是ST春天去年底开展“突击压货”的直接原因。

不过南都湾财社记者也发现,在电商渠道上,听花酒已逐步恢复营业,其中在某大型电商平台的旗舰店上有两款款产品销售,其中“听花酒(PLUS版)酱香风格标准装53度750ml”售价5860元/瓶,已售6件;而另外一款蓝标酱香风格标准装,其售价则是12999元/瓶;但有意思的是,南都湾财社记者在某二手交易平台上留意到,前者同类产品售价为1000元/瓶左右。

行业消费结构改变,肩负“保壳”任务的听花酒能“发多少力”?

去年状况频出的影响下,听花酒也对ST春天2024年报贡献有限。

南都湾财社记者查阅ST春天2024年报注意到,受去年3.15、白酒深度调整期等影响,该公司白酒业务收入为4641.12万元,同比下跌44.05%,毛利率61.54%;从营收占比来看,酒水业务占了ST春天约17.53%。

ST春天主营业务状况。(截图来源:企业2024年报)

即使营业收入占比不到20%,但重新“复活”已超过半年的听花酒,俨然成了ST春天保壳乃至摘星脱帽的“主力”,按照在上述提到每年听花酒计划内1000吨投放量以及结算价3989元/瓶来计算,青海春天理论上可从中获得53.18亿元的收入。

针对酒水业务方面的经营计划,ST春天方面还表示,今年将择机推出新产品,并继续对白酒风味等进行研究和提高产品品质,与此同时,公司还将加强与客户沟通及品牌传播等。

不过业界分析认为,即使没有3.15等风波因素影响,但是听花酒在仅依靠38名经销商(2023年数据,最新未披露),以及白酒消费环境显著变化之下,听花酒能否按照既定方向发力仍有待观察。

根据中国酒业协会此前披露,“增速和效益明显下滑,亏损面扩大”“业绩强分化,优势强集中”在白酒行业表现更为明显,“高库存,竞争内卷”,这是过去一年中国酒类在渠道以及终端方面的显著特征。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白酒消费逐步呈现“两极分化”的趋势,即定位超高端知名白酒消费逐步集中且减弱,中端和大众价格带消费正在扩容。对此有行业人士预判,定位超高端的听花酒暂时不具备名酒属性,要进一步拓展高端圈层存在一定难度,而在酒水消费趋于“双理性”的前提下,听花酒今年能否招到新的经销商,超高端市场能否得到扩容,情况有待观察。

南都湾财社记者从ST春天今年一季报注意到,该公司归母净利润扭亏为盈,为其在“保壳”方面“开了一个好头”,不过在一季报中,ST春天方面并未披露听花酒方面的收入情况。

广州一名证券分析人士向南都湾财社记者表示,2021年至2023年ST春天酒水业务营业收入分别为2539.48万元、9364.32万元和8294.76万元,以及2024年的收入占比来看,即使ST春天对听花酒寄予厚望,但是这一业务仍处于“萌芽阶段”,短期内,青海春天还要靠虫草等传统业务稳住基本盘。

对此,ST春天方面表示将继续做好冬虫夏草原草、利肺片等含冬虫夏草原料的中药产品销售工作,择机恢复虫草参芪膏的销售,进一步提升业绩。

对于今年听花酒能拓展多大市场,其对ST春天保壳带来多大作用?南都湾财社-酒水新消费指数课题组记者将持续关注。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贝贝

相关文章

  • 涉嫌原料药垄断 仙琚制药被罚没1.95亿元

    5月5日晚间,仙琚制药发布公告,4月30日,公司收到天津市市场监督管理委员会下发的《行政处罚决定书》,其认为,公司与具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经营者,以垄断协议形式变更、固定地塞米松磷酸钠原料药价格,排除限制了地塞米松磷酸钠原料药销售领域的竞争,违反了反垄断法的相关规定。天津市市场监督管理委员会决定,责令公

    2025-05-06 17:07:00
  • 商业百货板块盘中走强,汉商集团领涨10.02%

    5月6日,商业百货板块盘中上涨1.5%,汉商集团领涨10.02%,国光连锁涨超5%,友阿股份、国芳集团涨超4%,中百集团涨超3%。板块实时资金流向显示,今日超大单净流入3856.08万元,今日小单净流入1.88亿元。本文源自金融界

    2025-05-06 15:05:00
  • 观酒|年报后“上星”一季报扭亏,ST春天靠听花酒能走多远

    ST春天在今年第一季度遭遇了“冰火两重天”。近日,青海春天(即ST春天)先后披露2024年报和今年一季报,2024年报数据来看,该公司去年营收为2.7亿元,同比上涨26.36%;扣除与主营业务无关的业务收入和不具备商业实质的收入后,该公司营收达2.24亿元,年内归母净亏损1.98亿元在“新国九条”出

    2025-05-06 14:07:00
  • 四川“南进” 在印尼老挝加速打开合作新窗口

    “你根本想象不到,一个只邀请了100家企业代表的活动,最后来了200多家企业代表,现场有好热闹。”5月4日,正为次日赴印尼总统大学演讲做准备的印尼然赐国际贸易有限公司董事长袁飞,聊起10多天前的那场活动仍然兴奋不已。4月23日,中国(四川)—印度尼西亚经贸文旅推介交流会在雅加达举行。交流、签约、深化

    2025-05-06 11:36:00
  • 小米YU7全面分析,可能是打败特斯拉model Y的唯一车型

    回到去年,小米SU7在没发布之前,没有任何人看好纯电轿跑。就连实力雄厚的传统车企想在新能源抢一口饭吃,都要去考虑“冰箱彩电大沙发”这样的捷径。出人意料的是,小米SU7大获成功,在产能极其有限的情况下依旧打败了Model 3.20万的纯电SUV好不好卖?除了特斯拉Model Y之外没有一款卖得好。3月

    2025-05-06 11:0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