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从插秧到“出圈” 一粒米长出产业链

  •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6-04 09:14:00    

任妍 焦磊

五月末的沈北平原,风里透着新稻的清润。在辽宁沈阳兴隆台锡伯族镇兴光村,1500亩稻田正铺展新绿,彩色秧苗在水田里勾勒出若隐若现的轮廓。

站在27米高的瞭望塔上,沈阳锡伯龙地创意农业产业园负责人赵爱军望着脚下忙碌的插秧场景,眼中闪烁着与这片土地共同生长的故事。

国色山河主题稻田画。人民网记者 任妍摄

“五月正是插秧的关键期,月底前必须完成插秧,那边正在作业的农民,就是我们的专业插秧队。”赵爱军指向田间,数十名农民正弯腰劳作,将十余种颜色的秧苗按设计图植入泥中。“今年的‘国色山河-牡丹’主题稻田要占地92亩,光插秧就得20余天。”赵爱军蹲下身,捏起一株彩色秧苗,“这些特别品种的彩稻会单收留作种子,多数彩稻和其他水稻一样,被收为粮食。6月长出新叶后,稻田就会变成巨型画板。”

作为《我和我的家乡》取景地,这片稻田画早已成为文化符号。“电影上映后,好多游客带着孩子来找‘马亮的稻田’。”赵爱军笑着说,如今园区每年接待70万余游客,其中不少人冲着“会讲故事的稻田”而来。

眼下虽未到最佳观赏期,但田埂上的小火车已开始试运行,载着游客提前探访“生长中的艺术品”。这条长达2800米的铁道线,是全国最长的稻田小火车专线,穿行其间,能看见农田里正在生长的“历史典故-夸父逐日”“国色山河-牡丹”“深度探索-DeepSeek”等主题稻田画轮廓,待到水稻成熟时,这些由彩色秧苗构成的巨幅画作将成为震撼的大地艺术。

这一幅幅稻田画,也如同大地的调色板,讲述着一个个关于自然和农耕的故事。

在园区的水稻图书馆,赵爱军捧起一把刚研磨的糙米:“一粒米虽小,但它能裂变出无限的可能。”赵爱军感慨地说,“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让这粒米成为乡村振兴的‘金种子’,让更多的人享受到农业发展的成果。”

近年来,当地通过清水大米为核心,通过科技赋能,将传统农业与文化创意、乡村旅游等产业深度融合,打造了一条集水稻种植、加工、销售、科普、旅游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园区内的米制咖啡、彩稻米冰糕等新品,这些“稻田文创”尚未正式上市,但已成为游客中心的试吃热点。

“地理标志就是金字招牌。”赵爱军翻开手机,展示2024年辽宁省地理标志宣传活动的部分图片,“去年9月那场活动后,清水大米单价涨了1元/斤。”数据显示,园区三产收入中,农产品衍生品销售占比从2022年的15%提升至2024年的30%,“游客来了不光看景,还会带袋米、买份米糕,这就是‘地标+文旅’的带货力。”

如今,清水大米已入选“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工程”,依托地理标志的品牌效应,当地也在通过“地理标志+”模式推动产业融合。

“五月是插秧的季节,也是讲故事的好时候。”赵爱军说,园区正在筹备泥地龙舟赛,让游客体验插秧和其他民俗活动,计划将锡伯族文化与稻田画首秀结合,“让一粒米的文化,从土地里‘长’出来。”此外,园区还设有稻梦水城、生态采摘、生产队大食堂等体验区,让游客在观赏稻田画之余,深度感受农耕文化的魅力。

“历史典故-夸父逐日”稻田画。人民网记者 任妍摄

站在田埂上,赵爱军望着连片的青苗,勾勒着六月的图景:“随着秧苗的生长,各个主题的稻田画就会一同‘显形’,画面会越来越清晰,再过个十余天就非常美了,到时无人机航拍视频肯定能冲上热搜。”

“稻田里养的鸭子个个膘肥体壮。”赵爱军面带笑意地向记者介绍,除了稻田画,园区还采用“稻鸭共生”“稻蟹共生”的生态种养模式,五月投放的蟹苗,到了秋天就能和水稻一同迎来丰收。

记者观察到,整个采访过程中,赵爱军的眼中始终闪烁着对这片土地的期许,在他的规划中,地理标志如同撬动乡村产业的有力支点,而五月田间的每一株秧苗,都是未来产业裂变的伏笔。

暮色浸染秧田,赵爱军弯腰拔掉一株稗草。“六月再来,这里就该‘调色’了。一粒米的故事,才刚刚开始。”谈及未来,赵爱军说,未来还将持续加强地理标志保护,深化农文旅融合,开发更多文创产品,推动水稻种植技术升级,实现“地标赋能文旅、文旅反哺地标”的良性循环。

当前,从插秧到收割,从稻田画到衍生品,从农耕体验到文化传承,清水大米正以地理标志为纽带,在农文旅融合的赛道上,书写着从“一粒米”到“一片产业”的裂变传奇,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相关文章

  • “游客蹦极时绳子疑似断裂”?官方通报:无生命危险,景区已暂停营业

    8月26日晚,湖北宜昌夷陵区文化和旅游局通报:8月26日下午13时许,西陵峡快乐谷景区1名游客体验蹦极项目时受伤。该游客已被及时送往医院接受治疗,无生命危险。目前,景区已暂停营业,事故原因正在调查中。此前报道:湖北宜昌一景区蹦极绳疑断开游客坠入水中,目击者称看到水里有血迹,当地:无生命危险8月26日

    2025-08-27 10:32:00
  • 网传广西河池一景区小火车脱轨,涉事景区:道闸口变形,已暂停该项目

    8月17日有网友发视频称,广西河池市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罗城棉花天坑景区8月16日发生小火车脱轨的现象,一度导致部分游客下车徒步走回终点。8月17日,该景区的运营公司罗城产投公司通报:16日,该公司运营的一辆2节车厢观光列车,在行驶过程中列车司机发现轨道道闸口轻微变形,第一时间进行制动停车,无人员受伤。

    2025-08-18 11:27:00
  • 同比增长72.1%、70.8%!山东入境旅游按下“快进键”

    7月18日,第35届青岛国际啤酒节开幕,吸引大批入境游客前来“干杯”。从青岛西海岸金沙滩啤酒城到青岛啤酒博物馆和大鲍岛文化休闲街区,到处可见国际游客身影。啤酒节期间,仅青岛啤酒博物馆就接待超过1万名韩国游客。他们大多通过免签政策来到山东,在国际范儿和烟火气交织之间感受“好客山东”的别样风情。新黄河记

    2025-08-17 10:54:00
  • 宣城高新区:“最强大脑”上线,效率“开挂”!

    【来源:宣城发布】机械臂挥舞不停智能检测设备有序运转宣城高新区内一条条自动化产线正以精准高效的节奏书写着这座园区数字化转型的新篇章曾以传统制造为底色的产业园区正悄然完成一场深层次、系统性的转型升级迈向高端智造的崭新坐标立讯精密工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作为我市经济发展的主阵地之一,宣城高新区正以产业链为骨

    2025-08-12 10:06:00
  • 我是山东人丨山东小伙海边见义勇为连救三人 妻子:他绝对不会是退缩的那一个人!

    “我水性也不算太好,但碰到这种情况,也想不了那么多了,只想着多拿几个游泳圈,一定要把人救上来。”回想起当时在日照海边的场景,山东东营的刘金峰仍有些激动,这场救援,让他的日照之旅有了特殊的意义。7月27日,刘金峰正在日照的海边游玩,突然被两名神色紧张的男游客急切地询问是否会游泳。顺着他们手指的方向,刘

    2025-08-10 17: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