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云南西盟:咖啡花开 满园飘香盼收获

  •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3 11:04:00    

阳春三月,云南省普洱市西盟佤族自治县力所乡的咖啡园迎来盛花期。天源咖啡厂种植园内,成串白花缀满枝头,清风拂过,空气里浮动着沁人甜香。

“今年已收购鲜果360余吨,加工成品70多吨。”天源咖啡厂负责人张四妹穿梭在咖啡园里,查看花势。作为西盟最大咖啡种植乡,力所乡依托独特气候条件,创新推行“党支部+合作社+农户+基地”产业模式,在全县咖啡产业中占据近80%种植面积。

咖啡开花。官有权摄

在茨米组咖农扎克家的坡地上,新扩种的11亩咖啡树花开正旺。“去年8亩地收入4万元,今年肯定更好!”这位佤族汉子擦拭着农具笑道。2024年全乡咖啡种植面积达4140亩,406.76吨产量实现产值610.14万元,带动922户农户户均增收6617元。

这份成绩单背后,是力所乡党委政府的持续发力。“我们既要种得多,更要种得好。”力所乡副乡长李扎莫介绍,通过定期组织种植技术培训、引入标准化加工设备,全乡咖啡豆优质率从2019年的62%提升至2023年的81%。

火红的咖啡果成群众增收致富的“金果果”。刁弘智摄

走进天源咖啡厂的烘焙车间,工人们正在调试新引进的意大利生产线。“过去我们主要卖生豆,现在推出自有品牌咖啡粉,每公斤附加值提高40%。”张四妹指着包装线上的“力所咖啡”标识说。目前西盟全县9家咖啡加工企业中,6家已开展精深加工,2024年鲜果加工率达87.3%。

在力所乡电商服务中心,主播岩板正用佤汉双语直播:“我们的咖啡豆生长在海拔1300米的生态茶园间……”2023年该乡电商销售额突破200万元,占咖啡总销售额的15%。

村民在晒咖啡。刁弘智摄

据介绍,西盟县5827亩咖啡园,超过70%实行“咖啡+茶树”套种模式。“咖啡树为茶树遮阴,茶渣做有机肥,形成生态循环。”西盟县农业农村局技术人员娜布拉说。这种立体种植模式使咖啡亩均收益增加1200元,还让全县森林覆盖率保持在68.7%的高位。

暮色渐沉,山间的咖啡花依然挺立,见证着边疆小城把“绿资源”转化为“金产业”的生动实践。据西盟县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全县咖啡产业综合产值达1895万元,同比增长23.6%,成为继茶叶之后又一富民支柱产业。(虎遵会、艾嘎、官有权)

相关文章

  • “花”式产业绽放沃野

    7月,又到一年黄花采摘季。凌晨4点,在山西大同云州区西坪镇唐家堡村,村民们头戴探照灯开始了工作。记者在一旁跃跃欲试。“这株采早了,明天采合适。”“选哪朵黄花摘得靠经验,是个眼力活儿,采摘时要轻、巧、细、快,不能损伤花蕾。”村民杨瑞仙一边说一边为记者示范采摘方法,只见她左手扶住花葶,右手中指一顶、食指

    2025-07-28 16:08:00
  • 1800万元!贵州理工学院单项科技成果转化交易额创新纪录

    科技成果转化是实现创新价值的“最后一公里”,只有打通政策堵点,才能激活科技创新“一池春水”。2025年,贵州理工学院矿业工程学院科研团队将“一种便于搬运的折叠液压巷道支护装置”等7项专利和“煤矿巷道再造承载结构全空间协同支护技术”等2项专有技术作价1800万元,以技术许可方式向贵州理工智矿科技有限公

    2025-07-27 16:35:00
  • 农旅融合 福建福鼎乡村蝶变引客来

    中新网宁德7月25日电 (王婷婷吴舒琦)夏日清晨,薄雾未散,位于福建省宁德福鼎市前岐镇柯湾村的桃园里,果农陈兴进摘下一筐筐泛红的水蜜桃。采摘正忙时,手机铃响,柯湾村党支部书记陈斌的嗓音传来:“老陈,后取村那家咖啡屋要推‘鲜果特调’,你的桃子是头牌。”陈兴进忙碌着打包水蜜桃。 王婷婷 摄今年,陈兴进家

    2025-07-26 21:33:00
  • 长子农商银行开展“整村授信”工作

    黄河新闻网长治讯:今年以来,长子农商银行以“整村授信”为抓手,通过强化政银合作,积极组织各网点深入乡村、社区开展授信,通过摸清底数、梳理名单,着力做好宣传、建档、评级、授信,推进“信息采集、无感授信、有感反馈、便捷用信”,将支农支小金融服务做实做细,持续完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为乡村振兴注入资金活力。

    2025-07-23 17:58:00
  • 非遗酸汤 香飘更远——黔东南加速推动酸汤产业迈向百亿集群

    7月16日,雷山西江千户苗寨长桌宴上人潮涌动,广东游客刘莉仰头饮尽红酸汤,眼眶发烫:“这酸里有种野劲儿,像把整碗米酒吞进肚子里!”酸香蒸腾间,已彻底征服游客的味蕾。“三天不吃酸,走路打蹿蹿”这句谚语承载着苗侗先民“以酸代盐”的智慧。酸汤制作技艺已深植黔东南基因:2013年,凯里红酸汤获得国家地理标志

    2025-07-22 12: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