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常识 >

三阳开泰是什么意思(春节之际话“三阳开泰”:耳熟能详的《易经》之三)

  •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2-04 10:08:48    



何谓“三阳开泰”

泰:《新华字典》释之“平安、安定”或“极”之意。

《说文解字》释“泰”字:从水。水在手中。宽裕、美好。

日常生活中与泰有关的事物不枚胜举,五岳之尊为泰山,故宫有泰和殿,山东有泰安市,艺术品有景泰蓝,春节对联少不了写上“三阳开泰”。

那么,什么是“三阳开泰”?

原来,“阳”和“泰”都是《易经》中的“术语”。“阳”指的是阳爻符号“一”,相对应的是“阴”爻符号“--”。“泰”指的是《易经》中的“泰卦”。

“泰卦”是三根阴爻在上的“坤(地)卦”和三根阳爻在下的“乾(天)卦”“交合”始成,“三阳开泰”就是这个意思。


泰卦图


《易经》中,十月为坤卦,纯阴之象。十一月为复卦,一阳生于下;十二月为临卦,二阳生于下;正月为泰卦,三阳生于下;冬去春来,阴消阳长,有吉亨之象。故旧时以“三阳开泰”或“三阳交泰”为岁首称颂之语。

《易经》曰:“泰”:小往大来,吉,亨。意思是说,阴(爻)衰而去,阳(爻)渐盛来,吉利,亨通。

孔子对“泰卦”卦象延伸阐理,他在《彖》中说:"通泰,柔小者往外、刚大者来内,吉祥,亨通"。这是表明天地阴阳交合、万物的生养之道畅通;君臣上下交合、人们的思想意识协同。此时阳者居内、阴者居外,刚健者居内、柔弱者居外,君子居内、小人居外:于是君子之道盛昌,小人之道消亡。

“否(pi)极泰来”怎么回事?

“泰”是美好的表示,然而,《易经》辩证地提醒,谨防“泰极否来”。

“否”也是卦名,其卦象与“泰”卦刚好反复,“否卦”三阴爻在下,三阳爻居上。“大的往外、柔小来内”是其典型特征,在这种情况下,人们需要守持正固。

孔子对“否卦”卦象延伸阐理,他在《彖》中言:"否闭之世人道不通天下无利,君子应当守持正固;此时刚大者往外、柔小者来内”。表明天地阴阳互不交合、万物生养之道并不畅通,君臣上下互不交合、天下离异而不成邦国。阴者居内、阳者居外,柔顺者居内、刚健者居外,小人居内、君子居外:于是小人之道增长,君子之道消亡。

否卦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