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仲裁什么意思
-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1-11 22:05:17
提前仲裁,也称为诉前仲裁,是指 当事人在争议发生后、正式提起诉讼之前,选择通过仲裁机构或独立仲裁人进行非诉讼性解决争端的方式。这种方式旨在通过更为灵活、高效的方式帮助当事人快速达成和解或解决争议。
具体来说,提前仲裁可能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劳动争议案件: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劳动争议案件必须先经过劳动仲裁部门的仲裁处理,才能向人民法院起诉。
普通民商事争议:
当事人达成仲裁协议后,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不予受理,除非仲裁协议无效。
无争议同时仲裁:
也称为先予仲裁,是指双方当事人在合同签订的同时,约定通过仲裁机构就合同所涉及的内容提前仲裁,以调解方式结案,并出具调解书或裁决书。
需要注意的是,提前仲裁的法律基础主要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和相关的司法解释。通过提前仲裁,当事人可以在正式进入法院诉讼程序之前,通过仲裁机构或独立仲裁人解决争端,从而节省时间和成本,提高解决争议的效率。
相关文章
-
损失高达数百万元!我驻日使馆紧急提醒
驻日本大使馆提醒中国公民谨防新型电信诈骗。近期,多名在日中国公民遭遇电信诈骗,损失高达数百万元。“五一”假期已至,驻日本大使馆提醒中国公民特别是游客、留学生提高防范意识,特别关注以下情况,谨防上当受骗。一、国内政府部门、外交部领事保护热线(12308)和中国驻外使领馆不会以电话方式通知中国同胞涉嫌犯
2025-05-01 21:12:00 -
司法助企、基层立法……开州区人民法院交出法治创新答卷
4月24日,重庆市首份区县级法治建设发展报告——《开州法治建设发展报告(2020-2024年)》正式发布。该报告系统梳理了近五年司法实践成果,以14处法院创新案例为注脚,勾勒出司法改革与民生温度的双向奔赴。“开心小渝儿”织密成长保护网“从四处漂泊到重返校园,小新的故事让‘司法温度’照进现实。” 全国
2025-04-25 14:14:00 -
长沙全面规范涉企行政执法行为,一次上门完成多项检查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4月13日讯(全媒体记者 李广军)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记者近日从市司法局获悉,长沙各区县(市)亮出多项硬核举措,全面规范涉企行政执法行为,创新涉企行政检查监督方式,推广“监督+服务”模式,为企业松绑减负,让企业能够安心经营、轻装上阵。长沙市司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聚焦重点领域
2025-04-13 17:42:00 -
河南省进一步优化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
本报讯(记者 谭勇)4月8日,记者从省自然资源厅获悉,该厅日前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助推高质量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旨在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提高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效率,推动我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通知》从五个方面进一步优化土地要素市
2025-04-13 12:34:00 -
临潼旅警:多措并举筑牢景区安全防线
【来源:西安市临潼区人民政府_部门动态】为确保游客安全、维护旅游秩序,近日,公安临潼分局旅游警察大队立足职能,多措并举,全力营造安全、有序的旅游环境,让广大游客玩得安心、游得舒心。一是加强巡逻防控,守护景区安全。针对周末景区客流激增的情况,旅警大队科学布警,围绕华清宫、兵马俑景区等人流密集区域做好安
2025-04-11 20:5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