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诈骗什么是非吸
-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1-10 23:51:45
诈骗和非吸(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在法律上有着明显的区别:
犯罪目的
诈骗:主要目的是非法占有他人的财物,行为人会通过编造虚假故事或隐瞒真相的手段来骗取受害者的钱财。
非吸:主要目的是通过合法的宣传和推销手段筹集资金,用于生意或个人消费,行为人并没有非法占有公众存款的主观意图。
客观表现
诈骗:行为人会使用各种欺骗手段,如虚构项目、夸大收益等,以诱骗受害者投资或借款。
非吸:虽然也可能存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行为,但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吸引投资者,承诺还本付息,并不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侵犯的客体
诈骗:侵犯的是公私财产所有权,犯罪对象可以是任何财物。
非吸:侵犯的是国家金融管理秩序,针对的是公众存款。
法律依据及处罚
诈骗:《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非吸:《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条规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总结:
诈骗和非吸在犯罪目的、客观表现、侵犯的客体以及法律处罚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诈骗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欺骗手段获取他人财物;而非吸则是通过合法手段筹集资金,虽然可能涉及虚假宣传,但并无非法占有公众存款的目的。
相关文章
-
广东一保姆盗走雇主家中90余万元财物,嫌疑人已被刑事拘留
近日,一名保姆利用工作便利,盗走雇主家中价值90余万元的现金、黄金及玉器等财物,广宁警方接报后仅用15小时便将嫌疑人抓捕归案,被盗财物悉数追回。案件回顾:4月17日,广宁警方接到居民马女士报警,称家中存放的现金、金条、黄金手镯、玉手镯等财物被盗,损失高达90余万元。案发后,广宁警方高度重视,迅速成立
2025-04-24 08:10:00 -
台南市前议长郭信良涉光电弊案被调查
中新社台北4月22日电 (记者 杨程晨)2024年底才因索贿等罪被一审判处有期徒刑13年的台南市前议长郭信良,4月22日再度被调查。台湾媒体称,检方仍朝涉嫌受贿、图利等罪侦办此案。郭信良于2018年至2022年担任台南市议会议长,2022年底再度当选市议员。因涉入台南土地重新规划弊案,他在2024年
2025-04-22 19:21:00 -
果然财经|部分银行定期存款额度“秒光”,利率倒挂现象更加凸显
据第一财经了解,在银行净息差持续承压背景下,定期存款期限利率倒挂、额度紧张逐渐变得不再新鲜,近期则有越来越多的银行提高3年期定存门槛,甚至逐步取消了对5年期定存的利率上浮,50元起存的普通定存只能按照挂牌利率存入。随着这一趋势加剧,利率倒挂现象也更加凸显,越来越多银行的3年期、5年期定存最高利率低于
2025-04-17 11:35:00 -
4月超半数民营银行降息,3年、5年期存款利率成调降重点
进入4月下旬,又有一批民营银行即将调降存款利率。第一财经统计发现,在“开门红”结束后,本月中小银行密集下调存款挂牌利率或者取消优惠利率,民营银行更是一马当先,半个月以来,就已有10家民营银行官宣降息,其中,有民营银行甚至月内两度调降,而此轮降息的“砍刀”主要落在了3年期和5年期的中长期定期存款上。招
2025-04-17 07:10:00 -
时隔4年重启分红,郑州银行“底气”何来?
来源:尺度商业官方微博文 | 刘振涛伴随财报季的到来,上市企业的业绩表现以及分红回报等成为市场关注的重点。特别是作为A股市场分红大户的银行,它们的一举一动备受关注。“拟每10股派发现金0.2元”,这是郑州银行2024年报中披露的相关分红方案。分红方案公布后,立刻引来了市场的热议,有投资者说,“郑州银
2025-03-31 18:12:00